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华字典 > 遹字的意思

遹的拼音:  注音:ㄩˋ   异体字:

部首:辶部   部外笔画: 12画   总笔画:15画  康熙字典:遹(19画)

简体部首:辶部   部外笔画:12画   总笔画:15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辶 矞”

繁体部首: 辶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敏锐,高贵,清纯之意   字体结构:左下包围

五笔:CBTP   仓颉:YNHB   郑码:WXML   中文电码:6694   区位码:   四角号码: 37302

统一码:9079   笔顺编号: 545232534251454   笔顺读写:折捺折竖撇竖折撇捺竖折横捺折捺   遹的笔顺 フ丶フ丨ノ丨フノ丶丨フ一丶フ丶

遹字的笔顺分步演示(一笔一画写汉字)

基本字义

(遹)yù ㄩˋ

    yù(ㄩˋ)

    ⒈  僻,邪僻:“回遹其德。”

    ⒉  遵循:“祗遹文祖,光昭旧勋。”

    ⒊  助词,用于句首,无实义:“遹求厥宁,遹观厥成。”

    ⒋  姓。

方言集汇

粤语:leot6 wat6
客家话:[海陆丰腔] rut8 lut8 [客英字典] jut8 [台湾四县腔] jut8 lut8 [梅县腔] jut8

详细解释

〈动〉

(1) 邪僻 [avoid]

遹,回避也。——《说文》

谋犹回遹。——《诗·小雅·小旻》

回遹其德,俾民大棘。——《诗·大雅·抑》

(2) 遵循 [follow]

今[治]民将在祗遹乃文考。——《书·康诰》

(3) 另见 ào

汉语大字典

[①][yù][《廣韻》餘律切,入術,以。]
(1)邪僻。
(2)遵循;绍述。
(3)语首助词。无义。

康熙字典

【唐韻】餘律切【集韻】允律切【韻會】【正韻】以律切,?音聿。【玉篇】循也,述也。【正韻】遵也。【書·康誥】祇遹乃文考。【註】紹述也。 
又發語辭。【詩·大雅】遹駿有聲。 
又姓。【正字通】宋開寶中有遹復,以太常博士判秦州。 
又【集韻】食律切,音術。邪也。【詩·小雅】謀猶回遹。

说文解字

回避也。从辵矞聲。

回避也。从辵矞聲。余律切

(遹)回辟也。依韵會作辟。小雅。謀猶回遹。毛曰。回邪、遹辟也。按辟僻古今字。大雅兩言回遹。箋皆云。回邪。韓詩遹作穴。或作泬。或作鴥。皆叚借字也。遹古多假爲述字。釋言云。遹、述也。言叚借也。釋詁云。遹遵率循。釋訓云。不遹、不蹟也。皆謂遹卽述字也。言轉注也。不遹者、今邶風之報我不述也。从辵。矞聲。余律切。十五部。

英语翻译

comply with, obey; shun, avoid

带"遹"字的组词

卓遹 、回遹 、祗遹 、遹皇 、遹追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相关文章
  • 随机内容

您可能感兴趣

遹

遹

遹拼音:yù注音:ㄩˋ异字体:? 部首:辶部部外笔画:12画总笔画:15画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