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䩬的拼音: běng,fěng 异体字:琫
部首:革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17画 康熙字典:䩬(17画)
简体部首:革部 部外笔画:8画 总笔画:17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革 奉”
繁体部首: 革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AFDH 仓颉:TJQKQ 郑码:EECB 中文电码: 四角号码: 45558
统一码:4a6c 笔顺: 一丨丨一丨フ一一丨一一一ノ丶一一丨
基本字义
(䩬)běng,fěng
同“琫”。
康熙字典
【集韻】補孔切,音菶。【玉篇】軍器也。【詩·小雅】鞞琫有珌。【釋文】琫,
又作䩬,必孔切。佩刀鞘上飾。 【集韻】亦作鞛。
说文解字
佩刀上飾。天子以玉,諸矦以金。从玉奉聲。
佩刀上飾。天子以玉,諸侯以金。从玉奉聲。邊孔切
(琫)佩刀上飾也。小雅鞞琫有珌傳。鞞、容刀鞞也。琫、上飾。珌、下飾。大雅鞞琫容刀傳、下曰鞞、上曰琫。戴先生疑瞻彼洛矣之珌下飾。當爲鞞下飾。珌文飾皃。有珌與首章有奭句法同。說文訓鞞爲刀室。誤也。玉裁按。鞞之言裨也。刀室所以裨護刀者。漢人曰削。俗作鞘。琫之言奉也。奉俗作捧。刀本曰環。人所捧握也。其飾曰琫。珌之言畢也。刀室之末。其飾曰珌。古文作㻫。傳云。鞞、容刀鞞也。謂刀削。其云琫上飾、珌下飾者。上下自全刀言之。琫在鞞上。鞞
- 相关文章
-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