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㵒的拼音: fèi 异体字:沸
部首:氵部 部外笔画: 12画 总笔画:15画 康熙字典:㵒(16画)
简体部首:氵部 部外笔画:12画 总笔画:15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氵 費”
繁体部首: 氵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IXJM 仓颉:ELNC 郑码:VYNL 中文电码: 四角号码: 35186
统一码:3d52 笔顺: 丶丶一フ一フノ丨丨フ一一一ノ丶
基本字义
(㵒)fèi
bi4,pai4
泉水涌出的样子。
人名。
[滂㵒]同“澎湃”
康熙字典
【玉篇】【集韻】?方味切。與沸同。泉涌出也。
又【廣韻】扶涕切【集韻】父沸切,?音狒。㵒渭,水溢貌。
又【集韻】兵媚切,音祕。人名。【史記】鄭悼公㵒。
又【集韻】怖拜切,音浿。與湃同。水聲。
说文解字
滭沸,濫泉。从水弗聲。
滭沸,濫泉。从水弗聲。分勿切。又,方未切
(沸)畢沸、逗。濫泉也。畢一本从水作滭。上林賦滭弗。蘇林曰。滭音畢。則古非無滭字也。泉下小徐有也。按也當作皃。詩小雅、大雅皆有?沸檻泉之語。傳云。?沸、泉出皃。檻泉正出。釋水曰。濫泉正出。正出、涌出也。司馬彪注上林賦曰。滭弗、盛皃也。按畢沸曡韵字。毛詩?檻皆假借字。今俗以沸爲
- 相关文章
-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