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聃的拼音: dān 注音:ㄉㄢ
部首:耳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11画 康熙字典:聃(11画)
简体部首:耳部 部外笔画:5画 总笔画:11画 造字法:形声:从耳、冉声 可拆字为“耳 冉”
繁体部首: 耳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汉字五行:火 吉凶寓意:吉 姓名学:长寿、有学识、有威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BMFG 仓颉:SJGB 郑码:CELB 中文电码:5106 区位码: 8185 四角号码: 15447
统一码:8043 笔顺编号: 12211125211 笔顺读写:横竖竖横横横竖折竖横横 聃的笔顺 一丨丨一一一丨フ丨一一
聃字的笔顺分步演示(一笔一画写汉字)
基本字义
(聃)dān ㄉㄢ
聃dān(ㄉㄢ)
⒈ 耳朵长而大:聃耳属肩。
⒉ 古同“耽”,沉溺。
方言集汇
粤语:daam1
客家话:[海陆丰腔] ngiam1 [梅县腔] dam1 [台湾四县腔] ngiam1 [客语拼音字汇] dam1
详细解释
聃
耼 dān
〈形〉
(1) 耳长大 [big ear]
聃耳属肩,绮眉覆颧。——宋· 苏轼《补禅月罗汉赞》
(2) 吐舌的,伸出舌头状 [tongued]
老子惊怪,故吐舌聃然,遂有 老聃之号。——《太平广记》引 葛洪《神仙传》
词性变化
聃 Dān
〈名〉
(1) 古国名 [Dan State]
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管、 蔡… 聃… 文之昭也。——《左传》
(2) 人名用字。老聃,即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末年思想家,道家创始人
汉语大字典
[①][dān][《廣韻》他酣切,平談,透。]亦作“耼1”。
(1)耳长而大。旧以为寿徵。《说文·耳部》:“耼,耳曼也。”段玉裁注:“曼者,引也。耳曼者,耳如引之而大也。”张舜徽约注:“曼有長義。耼訓耳曼,謂耳長也,亦即下垂之意。舊説,耳垂長者壽高。《禮記·曾子問》:'吾聞諸老耼。'鄭注云:'老耼,古壽考者之號也。'是其義已。”宋苏轼《补禅月罗汉赞》之二:“聃耳屬肩,綺眉覆顴。”后引申为老貌。《隶释·老子铭》:“聃然,老旄之貌也。”
(2)通“耽”。迷恋。
(3)古国名。
(4)相传为老子的字。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康熙字典
【正字通】俗耼字。
说文解字
耳大垂也。从耳冘聲。《詩》曰:“士之耽兮。”
耳大垂也。从耳冘聲。《詩》曰:“士之耽兮。”丁含切
(耽)耳大也。淮南墜形訓。夸父耽耳在其北。高注。耽耳、耳垂在肩上。耽讀衣褶之褶。或作攝。以兩手攝其肩之耳也。按許書本無聸字。耽卽聸也。今本於耽篆之外沾一聸篆。誤矣。从耳。冘聲。丁含切。八部。詩曰。士之耽兮。衞風氓文。此引詩說叚借也。毛傳曰。耽、樂也。耽本不訓樂、而可叚爲媅字。女部曰。媅者、樂也。
英语翻译
ears without rims; a personal name
带"聃"字的组词
史聃 、孔聃 、尼聃 、彭聃 、由聃 、瞿聃 、老聃 、聃周 、释聃
- 相关文章
-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