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在线字典 > 新华字典 > 雹字的意思

雹的拼音: báo  注音:ㄅㄠˊ   异体字:䨌䨔

部首:雨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13画  康熙字典:雹(13画)

简体部首:雨部   部外笔画:5画   总笔画:13画   造字法:形声:从雨、包声 可拆字为“雨 包”

繁体部首: 雨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汉字五行:水   吉凶寓意:吉   姓名学:财富,可爱,大气之意   字体结构:上下

五笔:FQNB   仓颉:MBPRU   郑码:FVRY   中文电码:7192   区位码: 1702   四角号码: 10712

统一码:96f9   笔顺编号: 1452444435515   笔顺读写:横捺折竖捺捺捺捺撇折折横折   雹的笔顺 一丶フ丨丶丶丶丶ノフフ一フ

雹字的笔顺分步演示(一笔一画写汉字)

基本字义

(雹)báo ㄅㄠˊ

    báo(ㄅㄠˊ)

    ⒈  空中水蒸气遇冷结成的冰粒或冰块,常在夏季随暴雨下降:冰雹。雹子。雹灾。

方言集汇

粤语:bok6
客家话:[海陆丰腔] pok8 [东莞腔] pau1 [台湾四县腔] pok8 [宝安腔] pok8 pau5 [梅县腔] pok8 [客英字典] pok8 [陆丰腔] pok8

详细解释

báo

〈名〉

(1) (形声。从雨,包声。本义:冰雹) 同本义 [hail]

阳之专气为雹。——《大戴礼记·曾子天圆》。注:“阳气在雨,温暖如汤,阴气薄之不相入,转而为雹,盖犹沸汤在闭器而沈于泉,则为冰也。”

寒水胜火,则为冰雹。——《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霰雪雨雹,一时皆下。——唐· 李朝威《柳毅传》

(2) 又如:雹霰(冰雹夹杂雪珠而下)

常用词组

雹灾、雹子

汉语大字典

[①][báo][《廣韻》蒲角切,入覺,並。]
(1)冰雹。
(2)用同“撲”。

康熙字典

〔古文〕???【唐韻】蒲角切【集韻】【韻會】【正韻】弼角切,?音㩧。【說文】雨冰也。【大戴禮】陽之專氣爲霰,隂之專氣爲雹。霰雹者,一氣之化也。【註】陽氣在雨,溫暖如陽。隂氣薄之,不相入,搏而爲雹。故春秋榖梁說曰:雹者,隂脅陽之象也。【埤雅】隂包陽爲雹。申豐以爲古者藏冰固隂,沍寒而無雹,蓋陽無所洩,雹之所以生也。雹形似今半珠,其粒皆三出。雪六出成華,雹三出成實,雹冰之餘,造化權輿。曰:雹者,雨之冰也。
又曰:北方之氣,雲雨雹霰雪。【禮·月令】仲夏行冬令,則雹凍傷穀。【註】子之氣乗之也。陽爲雨,隂起脅之,凝爲雹。【左傳·昭四年】聖人在上,無雹。雖有,不爲災。【韻會補】洮岷閒,雨雹曰白雨。
又曰硬頭雨。宋紹興十七年,臨安雨雹,太學屋瓦皆碎。學宮諱言雹,遂稱硬雨。 
又【集韻】蒲沃切,音僕。義同。考證:〔【埤雅】雹形今似半珠〕 謹照原文今似改似今。

说文解字

雨冰也。从雨包聲。?:古文雹。

雨冰也。从雨包聲。,古文雹。蒲角切〖注〗,古文。

(雹)雨仌也。仌舊作冰。今正。雨仌、謂自上而下之仌也。曾子曰。陰之專氣爲雹。劉向曰。盛陽雨水。溫暖而湯。陰氣脅之不相入。則轉而爲雹。故沸湯之在閉器而湛於甘泉則爲冰。此其驗也。左氏傳曰。聖人在上。無雹。雖有、不爲災。从雨。包聲。蒲角切。古音在三部。

()古文雹如此。象其磊磊之形。

英语翻译

hail

带"雹"字的组词

下风雹 、乱下风雹 、冰雹 、灾雹 、衔冰吐雹 、降雹 、陨雹飞霜 、雷雹 、雷霆电雹 、雹凸 、雹子 、雹布 、雹散 、雹灾 、雹神 、雹突 、雹葖 、雹霰 、飞雹

带"雹"字的成语

陨雹飞霜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相关文章
  • 随机内容

您可能感兴趣

雹

雹

雹拼音:báo注音:ㄅㄠˊ异字体:䨌 䨔 ? ? ? ? ? ? 部首:雨部部外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