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衧的拼音: yú 注音:ㄩˊ
部首:衤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8画 康熙字典:衧(9画)
简体部首:衤部 部外笔画:3画 总笔画:8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衤 于”
繁体部首: 衤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活泼,优雅,内敛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PUGF 仓颉:LMD 郑码:WTAD 中文电码: 区位码: 四角号码: 31240
统一码:8867 笔顺编号: 45234112 笔顺读写:捺折竖撇捺横横竖 衧的笔顺 丶フ丨ノ丶一一丨
衧字的笔顺分步演示(一笔一画写汉字)
基本字义
(衧)yú ㄩˊ
衧yú(ㄩˊ)
⒈ 〔诸衧〕古代妇女穿的大袖外衣。亦作“诸于”。
汉语大字典
[①][yú][《集韻》雲俱切,平虞,云。]即诸于,古代妇女穿的宽大上衣。
康熙字典
【集韻】雲俱切,音于。【說文】諸衧也。通作于。【後漢·光武紀】三輔吏士東迎更始,見諸將過,皆冠幘而服婦人衣,諸于繡䘿,莫不笑之。
又【類篇】一曰大掖衣也。 本作?,或作?。
说文解字
諸?也。从衣于聲。
諸也。从衣于聲。羽俱切
(衧)諸也。按當云諸
衣袌也。篇、韵可證。後漢書光武帝紀。皆冠幘而服婦人衣。諸于繡镼。注引前書音義曰。諸于、大掖衣。如婦人之袿衣。按大掖謂大其袌也。方言。袿謂之裾。于者、
之假借字。从衣。亏聲。羽俱切。五部。
带"衧"字的组词
诸衧 、马衧
- 相关文章
-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