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在线字典 > 新华字典 > 偪字的意思

偪的拼音:  注音:ㄅ一   异体字:畐逼

部首:亻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11画  康熙字典:偪(11画)

简体部首:亻部   部外笔画:9画   总笔画:11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亻 畐”

繁体部首: 亻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汉字五行:水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活泼,优雅,多才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WGKL   仓颉:OMRW   郑码:NAJK   中文电码:0257   区位码:   四角号码: 21266

统一码:506a   笔顺编号: 32125125121   笔顺读写:撇竖横竖折横竖折横竖横   偪的笔顺 ノ丨一丨フ一丨フ一丨一

偪字的笔顺分步演示(一笔一画写汉字)

基本字义

(偪)bī ㄅ一

    bī(ㄅ一)

    ⒈  同“逼”。

方言集汇

粤语:bik1
客家话:[海陆丰腔] bit7 bet7 [梅县腔] bit7 bet7 [台湾四县腔] bit7 bet7 [客英字典] bet7 bit7

汉语大字典

[①][bī][《廣韻》彼側切,入職,幫。]“畐2”的今字。
(1)逼迫;威胁。
(2)迫近;靠近。
(3)狭窄,拥挤。
(4)畏缩。
(5)古代绑腿的布帛帶。[②][fù][《廣韻》方六切,入屋,非。]春秋时有偪阳国。见《春秋·襄公十年》。《穀梁传》作“傅陽”。

康熙字典

【集韻】與逼同。侵迫也。【禮·雜記】君子不僭上,不偪下。 
又爲行縢之名。【釋名】偪,所以自逼束。今謂之行縢,言以裹脚,可以跳騰輕便也。【禮·內則】偪屨著綦。【註】行縢也。【詩·小雅·邪幅在下註】幅偪也。邪纏於足,所以束脛在股下也。諸侯見天子,人子事父母,皆然。 
又【揚子·方言】腹滿曰偪。【註】言敕偪也。【晉書·明帝紀】阮孚告溫嶠內迫,卽謂偪也。 
又【廣韻】【集韻】?方六切,音福。偪陽,地名。見【左傳·襄十年】。考證:〔
又借爲偪屨之偪。【禮·內則】偪屨著綦。〕 謹按內則偪屨著綦,偪字自爲一句,不與屨字連讀。謹改偪屨之偪爲行縢之名。〔【釋名】偪,所以自逼。〕 謹照原文逼下增束字。

英语翻译

compel, pressure, force; bother

带"偪"字的组词

不偪 、侵偪 、偪下 、偪仄 、偪介 、偪促 、偪剥 、偪勒 、偪塞 、偪壤 、偪拶 、偪束 、偪真 、偪窄 、偪臣 、偪近 、偪阳 、偪隘 、危偪 、困偪 、壅偪 、官偪民反 、实偪处此 、畏偪 、相偪 、蹙偪 、陵偪

带"偪"字的成语

官偪民反 、实偪处此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相关文章
  • 随机内容

您可能感兴趣

偪

偪

偪拼音:bī注音:ㄅ一异字体:畐 逼 部首:亻部部外笔画:9画总笔画:11画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