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㩭的拼音: bó,jiǎo,xiào 异体字:攪
部首:扌部 部外笔画: 16画 总笔画:19画 康熙字典:㩭(20画)
简体部首:扌部 部外笔画:16画 总笔画:19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扌 學”
繁体部首: 扌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RVQB 仓颉:QHBD 郑码:DNOY 中文电码: 四角号码: 57047
统一码:3a6d 笔顺: 一丨一ノ丨一一ノ丶ノ丶フ一一丶フフ丨一
基本字义
(㩭)bó,jiǎo,xiào
同【搅】。
康熙字典
【玉篇】【集韻】?下巧切,音澩。讀若效上聲。擾也,亂也。【王褒·洞簫賦】攪搜㩭捎。或作攪。
说文解字
亂也。从手覺聲。《詩》曰:“祇攪我心。”
亂也。从手覺聲。《詩》曰:“祇攪我心。”古巧切
(攪)亂也。毛傳同。从手。覺聲。古巧切。古音在三部。詩曰。衹攪我心。小雅何人斯文。衹各本譌作祇。誤。我行其野傳曰。衹、適也。唐人凡此訓必从衣氏。- 相关文章
-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