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坉的拼音: tún,dùn 注音:ㄊㄨㄣˊ ㄉㄨㄣˋ
部首:土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7画 康熙字典:坉(7画)
简体部首:土部 部外笔画:4画 总笔画:7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土 屯”
繁体部首: 土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内敛,魅力,阳刚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FGBN 仓颉:GPU 郑码:BHZI 中文电码: 区位码: 四角号码: 45117
统一码:5749 笔顺编号: 1211525 笔顺读写:横竖横横折竖折 坉的笔顺 一丨一一フ丨フ
坉字的笔顺分步演示(一笔一画写汉字)
基本字义
(坉)tún,dùn ㄊㄨㄣˊ ㄉㄨㄣˋ
坉tún(ㄊㄨㄣˊ)
⒈ 用草袋装土筑墙或堵水。
⒉ 田垄。
⒊ 寨子。
其他字义
坉dùn(ㄉㄨㄣˋ)
⒈ 古同“沌”。
⒉ 塞。
汉语大字典
[①][tún][《廣韻》徒渾切,平魂,定。]
(1)田垄。
(2)以草裹土筑城及填水。[②][dùn][《廣韻》徒損切,上混,定。]同“沌1”。
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徒渾切,音屯。【玉篇】水不通不可別流。一曰草土塡水曰坉。一曰田隴。今西北莊家曰坉子。
又【廣韻】徒損切,音沌。亦塡塞也。
- 相关文章
-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