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斗的拼音: dǒu,dòu 注音:ㄉㄡˇ ㄉㄡˋ 异体字:㪷
枓陡鬥鬦鬭
部首:斗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4画 康熙字典:斗(4画)
简体部首:斗部 部外笔画:0画 总笔画:4画 造字法:象形 可拆字为“丶(斗) 十”
繁体部首: 斗部 汉字是否常用:是 汉字五行:火 吉凶寓意:吉 姓名学:精神、昂扬、奋勇之意 字体结构:单一
五笔:UFK 仓颉:YJ 郑码:TDED 中文电码:2435 区位码: 2223 四角号码: 34000
统一码:6597 笔顺编号: 4412 笔顺读写:捺捺横竖 斗的笔顺 丶丶一丨
斗字的笔顺分步演示(一笔一画写汉字)
基本字义
(斗)dǒu,dòu ㄉㄡˇ ㄉㄡˋ
斗dǒu(ㄉㄡˇ)
⒈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斗酒只鸡(经常用作招待客人的简单酒食,家常便饭)。
⒉ 量粮食的器具:斗筲之人(形容人器量狭小,见识短浅)。
⒊ 形容小东西的大:斗胆。
⒋ 形容大东西的小:斗室。
⒌ 像斗的东西:斗车。斗笠。斗篷。熨斗。
⒍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亦泛指星:南斗。气冲斗牛(怒气冲天)。
⒎ 特指“北斗星”:斗折蛇行。
⒏ 古同“陡”,高耸的样子。
⒐ 〔斗拱〕(枓栱)拱是建筑上弧形承重结构,斗是垫拱的方木块,合称斗拱。
⒑ 古同“陡”,突然。
其他字义
斗(鬥)dòu(ㄉㄡˋ)
⒈ 对打:斗殴。战斗。
⒉ 比赛胜负,争胜:斗力。斗劲。斗智。斗志昂扬。
⒊ 使动物之间互争高下:斗牛。斗蟋蟀。
⒋ 拼合,对准,凑近:斗眼。
⒌ 古同“逗”,逗引。
方言集汇
粤语:dau2
客家话:[海陆丰腔] deu3 [梅县腔] deu3 [宝安腔] diu3 [东莞腔] deu3 deu5 [台湾四县腔] deu3 [客英字典] deu5 [沙头角腔] deu3 [客语拼音字汇] deu3 diu3 [陆丰腔] deu3
潮州话:dau2 dou3 dau3
详细解释
斗 dǒu
〈名〉
(1) (象形。有柄。说文叙,俗谓人持十为斗。本义:十升)
(2) 同本义 [measure for measuring decalities of grain]
斗,十升也。——《说文》
角斗甬。——《礼记·月令》
扫除十斗归,一一以叶自彰。——邯郸淳《笑林》
(3) 又如:斗斛(十升为斗,十斗为斛。计容积的量器);斗米升珠(形容粮食短缺、米价奇高)
(4) 盛酒器 [ladler;cup]
木瓢为斗。——《通俗文》
太宰持斗而御户右。——《大戴礼记·保傅》。
金樽清酒斗十千。——唐· 李白《行路难》
玉斗一双,欲与亚父。——《史记·项羽本纪》
(5) 又如:斗瓶(酒器);斗酒百篇(饮一斗酒,作百篇诗。形容能诗善饮,文思敏捷,气概豪迈)
(6) [a kind of measuring implement] 口大底小的方形或鼓形量器,多用木头或竹子制成。容量为一斗
(7) 形如斗状的器物 [sth.like a cup or dipper]。如:烟斗,漏斗;斗文(剑鞘上的星纹图案);斗胸(胸部隆起如斗状)
(8) 旋转成圆形的斗形指纹的简称 [whorl]。如:斗纹(交叉的斗形花纹)
(9) 指北斗七星 [the Big Dipper]
维北有斗。——《诗·小雅·大东》
日中见斗。——《易·丰》
夫乘舟而惑者,不知东西,见斗极则寤矣。——《淮南子·齐俗》
(10) 又如:斗箕(斗星和箕星);斗君(道家语。指北斗之神);斗斋(供奉斗星之处;亦指斗星神);斗魁(魁星。北斗七星中形成斗形的四颗星);斗杓(北斗七星形似勺,柄上的三颗星叫杓,斗杓指向东,时令交替)
(11) 容量单位。也作量词。十升等于一斗,十斗等于一石 [unit of dry measure for grain]
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晋书·陶潜传》
(12) 星宿名 [Dou Xiu] 二十八宿之一,也称南斗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宋· 苏轼《赤壁赋》
词性变化
斗 dǒu
〈形〉
(1) 比喻事物的微小 [small]。如:斗筲之器(比喻器量狭小,才识浅薄);斗禄(微薄的俸禄);斗船(小船);斗锣(一种发音强烈的小锣,为戏曲或民间锣鼓乐的常用乐器)
(2) 比喻事物之大 [big]。如:斗碗(大碗);斗大(对小的物体形容其大);斗目(睁大眼睛)
(3) 陡峭。后作“陡” [steep]
成山斗入海。——《史记·封禅书》
二壁争高,斗耸相乱。——《水经注·谷水》
(4) 又如:斗健(峭拔刚健);斗辟(孤立而偏僻);斗峻(高且陡);斗峭(突兀);斗绝(陡峭险峻)
斗 dǒu
〈副〉
(1) 陡然,突然 [suddenly]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韩愈《答张十一功曹》
(2) 又如:斗顿(忽然);斗然(突然)
斗 dǒu
〈动〉
(1) 通“抖”。抖动 [shake]
珠缨炫转星宿摇。——白居易《骠国乐》
斗薮尘埃衣。——孟郊《夏日谒智远禅师》
(2) 又如:斗叟(抖动;颤斗);斗薮(抖动;抖落)
(3) 另见 dòu
常用词组
斗柄、斗车、斗胆、斗方、斗方名士、斗拱、斗箕,斗记、斗筐、斗笠、斗乱、斗门、斗牛、斗篷、斗渠、斗筲、斗室、斗形纹、斗帐、斗子
基本词义
斗
鬥、鬦、鬬 dòu
〈动〉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两人怒发对打形。本义:搏斗)
(2) 搏斗;引申为战斗 [fight]
鬥,两士相对,兵杖在后,象鬥之形。——《说文》。按,争也。
二士对戟为鬥。——《古考经说》
鬥,遇也。——《说文》。按,相接之意。
投身大敌,与之扑斗。——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
彼此错杂,纷纭拿斗,敌枪终不能发。
(4) 又如:拳斗;械斗;格斗(紧张激烈地搏斗);斗心(战斗的意志);斗臣(勇健善斗之士);钩心斗角(屋角由屋心伸出来,像与屋心钩在一起。各个屋角相对,像要相互搏斗。用此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
(5) 较量,竞赛 [contest with]
试与他虫斗。——《聊斋志异·促织》
(6) 又如:斗口(斗嘴;开玩笑挑逗);斗靡夸多(说长道短。斗:争。靡:无;少);斗锦(争奇斗艳);斗花(以奇花相竞赛);斗香(以名香相竞赛);斗草(古代以花草相赛的一种民俗游戏。一名斗百草);斗茶(比赛茶的优劣);斗棋(奕棋争胜)
(7) 古代天文用语,星相击 [collide with star]
十四载二月,荧惑,太白斗于毕、昂、井、鬼间,至四月乃伏。——《新唐书》
(8) 遇合;拼合 [fit together]。如:斗榫;斗缝(拼接);斗阚(拼合镶嵌)
(9) 使动物斗 [fight]。如:斗鸡;斗蛐蛐儿;斗鸡走马;斗鸡走狗(游手好闲,不务正业)
(10) 斗争,争斗 [struggle]
见两小儿辩斗。——《列子·汤问》
外连衡而斗诸侯。——汉· 贾谊《过秦论》
(11) 又如:斗地主;斗宠(争夺受宠);斗辩(争斗;争吵)
(12) 玩,游戏 [play]。如:斗棋;斗叶(玩纸牌);斗牌(玩骨牌、纸牌)
(13) 用同“逗”。逗引 [tease]。如:斗引(挑逗,逗引,勾引);斗谝(巧言逗引)
(14) 戏耍;喜乐 [make fun of]。如:斗叠(挑拨离间);斗牙拌嘴(耍嘴调闹)
常用词组
斗法、斗份子、斗狠、斗鸡、斗舰、斗劲、斗口、斗牛、斗牛场、斗殴、斗牌、斗气、斗趣儿、斗拳、斗杀、斗士、斗心眼儿、斗眼、斗艳、斗勇、斗争、斗志、斗志昂扬、斗智、斗嘴
斗 dǒu
〈形〉
(1) 比喻事物的微小 [small]。如:斗筲之器(比喻器量狭小,才识浅薄);斗禄(微薄的俸禄);斗船(小船);斗锣(一种发音强烈的小锣,为戏曲或民间锣鼓乐的常用乐器)
(2) 比喻事物之大 [big]。如:斗碗(大碗);斗大(对小的物体形容其大);斗目(睁大眼睛)
(3) 陡峭。后作“陡” [steep]
成山斗入海。——《史记·封禅书》
二壁争高,斗耸相乱。——《水经注·谷水》
(4) 又如:斗健(峭拔刚健);斗辟(孤立而偏僻);斗峻(高且陡);斗峭(突兀);斗绝(陡峭险峻)
斗 dǒu
〈副〉
(1) 陡然,突然 [suddenly]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韩愈《答张十一功曹》
(2) 又如:斗顿(忽然);斗然(突然)
斗 dǒu
〈动〉
(1) 通“抖”。抖动 [shake]
珠缨炫转星宿摇。——白居易《骠国乐》
斗薮尘埃衣。——孟郊《夏日谒智远禅师》
(2) 又如:斗叟(抖动;颤斗);斗薮(抖动;抖落)
(3) 另见 dòu
汉语大字典
[①][dǒu][《廣韻》當口切,上厚,端。]亦作“1”。
(1)古代酒器名。
(2)量器。容量为一斗。
(3)即斗子。管仓掌斗的吏役。
(4)量词。用于量酒。
(5)量词。用于量粮食。指十升的容量。
(6)量词。古时计算弓力的单位。
(7)比喻事物微小。参见“斗室”。
(8)比喻事物之大。参见“斗膽”。
(9)斗形的器物。
(10)指刁斗。古时行军用具。
(11)建筑用的方形木块,垫于拱与拱之间。
(12)汉时墓阙上供镂塑人物图像的突出部分,上大下小,其形如斗,故称。
(13)斗形指纹的简称。由多数环形线、螺形线组成。
(14)星宿名。因象斗形,故以为名。指北斗七星。
(15)星宿名。因象斗形,故以为名。指二十八宿之一,北方玄武七宿的第一宿,又称南斗,有星六颗。
(16)星宿名。因象斗形,故以为名。指天市垣小斗五星。
(17)星宿名。因象斗形,故以为名。亦泛指星辰。
(18)指斗姆,古代神话中的女神。后为道教所信奉,以为北斗众星之母。
(19)通“陡”。陡峭。
(20)通“陡”。陡然;突然。
(21)通“抖”。抖动。
(22)见“科斗”。[②][zhǔ][《集韻》腫庾切,上噳,章。]
(1)舀水的勺子。
(2)量词。
(3)通“主”。[③][dòu]“鬥1”的简化字。
康熙字典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當口切,音陡。【說文】大升也。【羣經音辨】升十之也。【史記·李斯傳】平斗斛度量。【前漢·律歷志】斗者,聚升之量也。
又宿名。【春秋·運斗樞】第一至第四爲魁,第五至第七爲杓,合爲斗。居隂播陽,故稱北斗。【易·豐卦】日中見斗。【疏】日中盛明之時,而斗星顯見。【詩·小雅】維北有斗。【疏】維此天上,其北則有斗星。【史記·天官書】北斗七星,所謂璇璣玉衡以齊七政也。【
又】衡殷南斗。【註】南斗六星爲天廟,丞相大宰之位。
又酒器。【詩·大雅】酌以大斗。【疏】大斗長三尺,謂其柄也。蓋從大器挹之於樽,用此勺耳。【史記·滑稽傳】目眙不禁,飮可七八斗。
又吳中市魚亦以斗計。【松陵倡和詩】一斗霜鱗換濁醪。
又【前漢·王莽傳】作威斗,長二尺五寸。
又【周禮·地官·序官掌染革註】染革藍蒨象斗之屬。【疏】象斗,染黑。
又【尚書序】皆科斗文字。【疏】科斗,蟲名。蝦蟆子也。書形似之。
又【史記·封禪書】成山斗入海。【註】謂斗絕曲入海也。
又【韓愈·答張十一詩】斗覺霜毛一半加。
又【集韻】【正韻】?腫庾切,音主。枓,或省作斗。勺也。【周禮·春官·鬯人】大喪之大渳設斗。【註】所以沃尸也。【釋文】斗依注,音主。考證:〔【周禮·地官·司徒掌染革註】染革藍蒨象斗之屬。〕 謹照原文司徒改爲序官。兩革字均改爲草字。
说文解字
十升也。象形,有柄。凡斗之屬皆从斗。
十升也。象形,有柄。凡斗之屬皆从斗。當口切〖注〗,古文。
(斗)十也。賈昌朝作
十之也。此篆叚借爲斗陗之斗,因斗形方直也。俗乃製陡字。象形,有柄。上象斗形,下象其柄也。斗有柄者,葢象北斗。當口切。四部。許說俗字人持十爲斗。魏晉以後作
。似
非
,似斤非斤,所謂人待十也。凡斗之屬皆从斗。
英语翻译
Chinese peck; liquid measure
斗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dǒu
①<名>量粮食的器具。《庄子•胠箧》:“棓~折衡,而民不争。”
②<量>容量单位。十升等于一斗《陈州粜米》:“这米则有一石六~。”
③<名>古代酒器。《鸿门宴》:“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卮酒。”
④<名>斗形的器物。《孔雀东南飞》:“红罗复~帐,四角垂香囊。”
⑤<名>星宿名。斗宿。南斗六星,总称斗宿。《赤壁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牛之间。”
⑥<名>北斗星。《小石潭记》:“潭西南而望,~折蛇行,明灭可见。”《诗经•大东》:“虽北有~,不可以挹酒浆。”
dòu
①<动>打架。《书博鸡者事》:“任气好~。”
②<动>战斗。《史记•李将军列传》:“且引且战,连~八日。”《赤壁之战》:“蒙冲~舰乃以千数,操悉浮以沿江。”。
③<动>较量;拚斗。《廉颇蔺相如列传》:“今两虎共~,其势不俱生。”《促织》:“试与他虫~,虫尽靡。”【又】<动使动>使……相斗。《过秦论》:“外连衡而~诸侯。”
④<动>交接。《阿房宫赋》:“各抱地势,钩心~角。”
【斗室】狭小的房子。
带"斗"字的组词
一个跟斗十万八千里 、一天星斗 、一斗珠 、一斗米养个恩人,一石米养个仇人 、丁应斗 、三元里抗英斗争 、三斗尘 、三斗艾 、三斗葱 、三斗醋 、不为五斗米折腰 、两虎共斗 、两虎相斗 、两虎相斗,必有一伤 、两鼠斗穴 、临潼斗宝 、为五斗米折腰 、久仰山斗 、争奇斗异 、争奇斗艳 、争妍斗奇 、争妍斗艳 、争强斗狠 、争强斗胜 、争斗 、争红斗紫 、二斗 、二虎相斗,必有一伤 、五斗 、五斗先生 、五斗子 、五斗折腰 、五斗柜 、五斗橱 、五斗禄 、五斗米 、五斗米师 、五斗米道 、五斗粟 、五斗解酲 、交斗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众斗 、佐斗 、作困兽斗 、保斗 、健斗 、傲霜斗雪 、像斗 、八斗 、八斗之才 、八斗子 、八斗才 、公斗 、兵无斗志 、冰斗 、冲斗 、决斗 、刀斗 、刁斗
带"斗"字的成语
一天星斗 、一斗米养个恩人,一石米养个仇人 、不为五斗米折腰 、两虎共斗 、两虎相斗 、两虎相斗,必有一伤 、两鼠斗穴 、临潼斗宝 、为五斗米折腰 、争奇斗异 、争奇斗艳 、争妍斗奇 、争妍斗艳 、争强斗狠 、争强斗胜 、争红斗紫 、二虎相斗,必有一伤 、五斗折腰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作困兽斗 、傲霜斗雪 、八斗之才 、兵无斗志 、刁斗森严 、勾心斗角 、北斗之尊 、升斗小民 、南箕北斗 、卵与石斗 、参回斗转 、参横斗转 、双柑斗酒 、只鸡斗酒 、回天运斗 、困兽犹斗 、坐山看虎斗 、坐山观虎斗 、大斗小秤 、大秤小斗 、太山北斗 、夸多斗靡 、夸妍斗艳 、夸能斗智 、好勇斗狠 、好男不跟女斗 、孙庞斗智 、家无斗储 、尺布斗粟 、尺板斗食 、床下牛斗 、彘肩斗酒 、志冲牛斗 、恶龙不斗地头蛇 、战天斗地 、戴日戴斗 、才占八斗 、才夸八斗 、才高八斗 、扶不起的阿斗 、折腰五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