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芚的拼音: tún,chūn 注音:ㄊㄨㄣˊ ㄔㄨㄣ
部首:艹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7画 康熙字典:芚(10画)
简体部首:艹部 部外笔画:4画 总笔画:7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艹 屯”
繁体部首: 艹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贤淑,成功,内敛之意 字体结构:上下
五笔:AGBN 仓颉:TPU 郑码:EHZI 中文电码: 区位码: 四角号码: 44717
统一码:829a 笔顺编号: 1221525 笔顺读写:横竖竖横折竖折 芚的笔顺 一丨丨一フ丨フ
芚字的笔顺分步演示(一笔一画写汉字)
基本字义
(芚)tún,chūn ㄊㄨㄣˊ ㄔㄨㄣ
芚tún(ㄊㄨㄣˊ)
⒈ (草木)初生:“春木之芚兮。”
其他字义
芚chūn(ㄔㄨㄣ)
⒈ 浑然无所知:“众人役役,圣人愚芚。”
方言集汇
粤语:teon1 tyun4
汉语大字典
[①][tún][《廣韻》徒渾切,平魂,定。]草木初生貌。[②][chūn][《集韻》敕倫切,平諄,徹。]糊涂,对事物不能分辨和识别。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徒渾切,音豚。【玉篇】菜似莧,可食。
又【類篇】木始生貌。【揚子·法言】春木之芚兮,援我手之鶉兮。
又【集韻】敕倫切,音椿。無知貌。【莊子·齊物論】聖人愚芚。李軌讀椿,郭象讀治本切。
英语翻译
green sprout; foolish
- 相关文章
-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