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在线字典 > 新华字典 > 蹴字的意思

蹴的拼音:  注音:ㄘㄨˋ   异体字:踓蹙蹵

部首:足部   部外笔画: 12画   总笔画:19画  康熙字典:蹴(19画)

简体部首:足部   部外笔画:12画   总笔画:19画   造字法:形声:从足、就声 可拆字为“足 就”

繁体部首: 足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汉字五行:金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高贵,可爱,敏锐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KHYN   仓颉:RMYFU   郑码:JIKG   中文电码:6473   区位码: 8577   四角号码: 63112

统一码:8e74   笔顺编号: 2512121412512341354   笔顺读写:竖折横竖横竖横捺横竖折横竖撇捺横撇折捺   蹴的笔顺 丨フ一丨一丨一丶一丨フ一丨ノ丶一ノフ丶

蹴字的笔顺分步演示(一笔一画写汉字)

基本字义

(蹴)cù ㄘㄨˋ

    cù(ㄘㄨˋ)

    ⒈  踢:蹴鞠(踢球)。

    ⒉  踏:蹴踏。一蹴而就。

方言集汇

粤语:cuk1
客家话:[客英字典] cuk7 [海陆丰腔] cuk7 [台湾四县腔] cuk7 [梅县腔] cuk7 chok7 [宝安腔] cok7 cuk7

详细解释

〈动〉

(1) (形声。从足,就声。本义:踩,踏)

(2) 同本义 [tread]

蹴,蹑也。——《说文》

蹴,蹋也。以足逆蹋曰蹴。——《一切经音义》引说文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孟子·告子上》

(3) 又如:蹴跑(践踏);蹴践(践踏);蹴踏(踩;踏)

(4) 踢 [kick]。如:蹴踏(踢);蹴球(踢球);蹴鞠(踢球)

(5) 追逐 [pursue]。如:蹴讨(追迫讨伐);蹴击(跟踪追击)

(6) 另见 jiu

常用词组

蹴踏

基本词义

jiu

(1) ——“圪蹴”( gējiu):方言,蹲

(2) 另见

汉语大字典

[①][cù][《廣韻》七宿切,入屋,清。][《廣韻》子六切,入屋,精。]亦作“踓2”。亦作“蹵1”。
(1)踩;踏。
(2)踢。
(3)追逐;追踪。
(4)惊惭不安貌。参见“蹴然”。
(5)方言。折。
(6)同“蹙”。促,靠近。
(7)同“蹙”。狭窄。参见“蹴尖”。
(8)同“蹙”。减缩,削弱。
(9)同“蹙”。催促。
(10)同“蹙”。聚拢,皱缩。
(11)见“蹴躇”。[②][zú][《集韻》就六切,入屋,從。]亦作“蹵2”。恭敬貌。参见“蹴2然”。

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子六切,音噈。【說文】躡也。【孟子】蹴爾而與之。【趙岐註】蹴,蹋也。【後漢·梁冀傳】六博蹴鞠。【註】《劉向·別錄》蹴鞠者,傳言黃帝時所作。或曰起戰國時。【類篇】或作蹙。 
又【廣韻】七宿切【集韻】七六切,?音䙘。義同。 
又【集韻】【類篇】?就六切,音摵。蹴然,敬貌。

说文解字

躡也。从足就聲。

躡也。从足就聲。七宿切

(蹴)躡也。玄應云。說文。蹴、蹋也。以足逆蹋之曰蹴。从足。就聲。七宿切。三部。

英语翻译

kick; tread on; leap; solemn

蹴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①<动>踩;踏。《汉书•贾谊传》:“~其刍者有罚。”(刍:喂牲畜的草。)成语有“一蹴而就”。
②<动>踢。《汉书•枚乘传》:“临山泽,弋猎射驭狗马。……~鞠刻镂。”(弋猎:射猎。鞠:古代的一种皮球。)
③<形>不安。见“蹴蹴”、“蹴然”。
【蹴蹴】惊悚不安。《庄子•天运》:“子贡~然立不安。”
【蹴鞠】也作“蹴踘”、“蹋鞠”、“蹹鞠”。踢球。古代军中习武之戏。
【蹴然】形容局促不安。《庄子•寓言》:“阳子~变容曰:‘敬闻命矣。’”

带"蹴"字的组词

一蹴 、一蹴可几 、一蹴而就 、一蹴而得 、一蹴而成 、乱蹴 、困蹴 、圪蹴 、天蹴 、局蹴 、曲蹴 、皮蹴毱 、硌蹴 、窘蹴 、踏蹴 、踘蹴 、蹴伏 、蹴几 、蹴击 、蹴圆 、蹴地 、蹴尖 、蹴履 、蹴工 、蹴折 、蹴步 、蹴毱 、蹴波 、蹴然 、蹴球 、蹴瓶伎 、蹴破 、蹴缩 、蹴触 、蹴讨 、蹴跄 、蹴跑 、蹴践 、蹴踏 、蹴踖 、蹴踘 、蹴蹀 、蹴蹈 、蹴蹋 、蹴蹑 、蹴蹴然 、蹴躇 、蹴躢 、蹴躣 、蹴迮 、蹴鞠 、迫蹴 、逼蹴 、龙腾虎蹴

带"蹴"字的成语

一蹴可几 、一蹴而就 、一蹴而得 、一蹴而成 、龙腾虎蹴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相关文章
  • 随机内容

您可能感兴趣

蹴

蹴

蹴拼音:cù注音:ㄘㄨˋ异字体:踓 蹙 蹵 ? ? 部首:足部部外笔画:12画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