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禦的拼音: yù 注音:ㄩˋ 异体字:圄御敔
部首:示部 部外笔画: 12画 总笔画:17画 康熙字典:禦(16画)
简体部首:示部 部外笔画:12画 总笔画:17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御 示”
繁体部首: 示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财富,博学多才,多之意 字体结构:上下
五笔:TRHI 仓颉:HLMMF 郑码:OIYB 中文电码:4403 区位码: 四角号码: 27901
统一码:79a6 笔顺编号: 33231121215211234 笔顺读写:撇撇竖撇横横竖横竖横折竖横横竖撇捺 禦的笔顺 ノノ丨ノ一一丨一丨一フ丨一一丨ノ丶
禦字的笔顺分步演示(一笔一画写汉字)
基本字义
(禦)yù ㄩˋ
禦yù(ㄩˋ)
⒈ 见“御”。
方言集汇
粤语:jyu6
客家话:[客英字典] ngi5 [海陆丰腔] ngi6 [梅县腔] ngi3 gne.3 ngi5 [台湾四县腔] ngi5 [宝安腔] ngi3 [陆丰腔] gni6 [客语拼音字汇] ngi4 yi4
汉语大字典
[①][yù][《廣韻》魚巨切,上語,疑。][《集韻》牛據切,去御,疑。]“衙3”的被通假字。
(1)祀。
(2)息止;禁止;阻止。
(3)抗拒;抵挡。
(4)指违抗。
(5)防备。
(6)指防御之兵。
(7)匹敌;相当。
(8)强御,强暴。
(9)通“御”。统御。
(10)通“御”。进献。
(11)大臣。
(12)挂在车前的竹帘。
康熙字典
【集韻】牛據切【韻會】【正韻】魚據切,?音禦。扞也,拒也。【易·蒙卦】利禦?。【註】爲之扞禦,則物咸附之。【左傳·隱九年】北戎侵鄭,鄭伯禦之。
又止也。【易·繫辭】以言乎遠,則不禦。【疏】謂無所止息也。【左傳·昭十六年】孔張後至,立於客閒,執政禦之。【註】禦,止也。
又【廣韻】魚巨切【集韻】偶舉切【韻會】魚許切【正韻】偶許切,?音語。義同。
又【說文】祀也。
又古通御。【詩·邶風】亦以御冬。【毛傳】御,禦也。 亦通語。【史記·東越傳】禦兒侯。【正義】禦,今作語。
又【韻會】禦亦作圄,守之也。 亦作圉。【前漢·王莽傳】不畏强圉。
又【莊子·繕性篇】其來不可圉。○按《說文》圄,守也。圉,令圉也。禦,祀也。今文圄爲囹圄字,圉爲牧圉字,禦爲守禦字,相承久矣,而禦祀義不復見。
说文解字
祀也。从示御聲。
祀也。从示御聲。魚舉切
(禦)祀也。从示御聲。後人用此爲禁禦字。疑舉切。五部。古只用御字。
英语翻译
defend, resist, hold out against
- 相关文章
-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