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在线字典 > 新华字典 > 㧙字的意思

㧙的拼音:   异体字:捌 柲

部首:扌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8画  康熙字典:㧙(9画)

简体部首:扌部   部外笔画:5画   总笔画:8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扌 必”

繁体部首: 扌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RNTT   仓颉:QPH   郑码:DWM   中文电码:   四角号码: 53004

统一码:39d9   笔顺: 一丨一丶フ丶ノ丶

基本字义

(㧙)bì

    ①推击。②同【柲】。刺。

康熙字典

【集韻】【韻會】?蒲結切,音蹩。讀若敝入聲。捩也。 
又擊仆也。【張衡·西京賦】徒搏之,所撞㧙。【註】撞㧙猶揘畢也,謂撞而㧙倒。 
又【正韻】避列切,音別。義同。 
又【韻會】與批通。 
又【集韻】毗至切,音鼻。戲擊也。 
又必結切,閉入聲。亦捩也。或作捌。 
又僻吉切,音匹。【博雅】刺也。 
又簿必切,音邲。擊也。【揚子·方言】南楚凡相推搏曰㧙。或曰㧾。 
又【唐韻】鄙密切,音筆。與?同。詳?字註。

说文解字

欑也。从木必聲。

欑也。从木必聲。兵媚切

(柲)欑也。欑各本誤從手。葉本誤從イ。今正。此卽下文積竹杖也。考工記。廬人爲廬器。戈柲六尺有六寸。殳長尋有四尺。車戟常。酋矛常有四尺。夷矛三尋。注云。柲猶柄也。按戈戟矛柄皆用積竹杖。不比他柄用木而已。殳則用積竹杖而無刃。柲之引伸爲凡柄之偁。左傳。剝圭以爲戚柲。戚柄不用積竹。從木。必聲。兵媚切。古音在十二部。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相关文章
  • 随机内容

您可能感兴趣

㧙

㧙 拼音 bì 注音 ㄅ一ˋ 简体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5画

㧙

㧙拼音:bì注音:ㄅ一ˋ异字体:捌 柲 部首:扌部部外笔画:5画总笔画:8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