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在线字典 > 新华字典 > 賨字的意思

賨的拼音: cóng   异体字:

部首:貝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15画  康熙字典:賨(15画)

简体部首:貝部   部外笔画:8画   总笔画:15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宗 貝”

繁体部首: 貝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文静,大气,优雅之意   字体结构:上下

五笔:PFIM   仓颉:JMMC   郑码:WDBL   中文电码:   区位码:   四角号码: 30806

统一码:8ce8   笔顺编号: 445112342511134   笔顺读写:捺捺折横横竖撇捺竖折横横横撇捺   賨的笔顺 丶丶フ一一丨ノ丶丨フ一一一ノ丶

賨字的笔顺分步演示(一笔一画写汉字)

基本字义

(賨)cóng

    cóng(ㄘㄨㄥˊ)

    ⒈  中国秦汉时期四川、湖南等地少数民族所缴的一种赋税。亦指这些少数民族。

方言集汇

粤语:cung4
客家话:[海陆丰腔] zung1 [客英字典] zung1 [台湾四县腔] zung1 [梅县腔] zung1

汉语大字典

[①][cóng][《廣韻》藏宗切,平冬,從。]亦作“賩1”。
(1)秦汉时西南少数民族巴人称其所交纳的赋税为“賨”。
(2)古代西南地区的一种少数民族。其中心在四川省渠县一带。
(3)古地名。在今四川省渠县东北。

康熙字典

【廣韻】藏宗切【集韻】【韻會】徂宗切,?音悰。【說文】南蠻賦也。【後漢·南蠻傳】歲令大人輸布一疋,小口二丈,謂之賨布。 
又【風俗通】巴有賨人,剽勇。閬中人范目說高祖,募取賨人定三秦。【揚雄·蜀都賦】東有巴賨,綿亘百濮。

说文解字

南蠻賦也。从貝宗聲。

南蠻賦也。从貝宗聲。徂紅切

(賨)南蠻賦也。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傳曰。槃瓠之傳蠻夷。秦置黔中郡。漢改爲武陵。歲令大人輸布一匹。小口二丈。是謂賨布。魏都賦曰。賨幏積墆。幏見巾部。从貝。宗聲。徂紅切。九部。

英语翻译

tribute paid in cloth by the tribes in Szechwan and Yunnan under the Han dynasty

带"賨"字的组词

巴賨 、琛賨 、賨布 、賨幏 、賨旅 、賨货 、賨钱 、赕賨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相关文章
  • 随机内容

您可能感兴趣

賨

賨

賨拼音:cóng注音:ㄘㄨㄥˊ异字体:賩 ? 部首:貝部部外笔画:8画总笔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