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佹的拼音: guǐ 注音:ㄍㄨㄟˇ
部首:亻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8画 康熙字典:佹(8画)
简体部首:亻部 部外笔画:6画 总笔画:8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亻 危”
繁体部首: 亻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内敛,博学多才,个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WQDB 仓颉:ONMU 郑码:NRGY 中文电码:8063 区位码: 四角号码: 27212
统一码:4f79 笔顺编号: 32351355 笔顺读写:撇竖撇折横撇折折 佹的笔顺 ノ丨ノフ一ノフフ
佹字的笔顺分步演示(一笔一画写汉字)
基本字义
(佹)guǐ ㄍㄨㄟˇ
佹guǐ(ㄍㄨㄟˇ)
⒈ 乘戾;背离。
⒉ 累积;重叠。
⒊ 依。
⒋ 古通“诡”。
方言集汇
粤语:gwai2
客家话:[客英字典] kwui3 [台湾四县腔] gui3 [梅县腔] gwi3 [海陆丰腔] gui3
详细解释
佹 guǐ
〈形〉
(1) 乖戾 [perverse]
四方以无拂。——《诗·大雅·皇矣》。郑玄笺:“拂,犹佹也。言无复佹戾 文王者。”
(2) 通“诡”
(3) 诡异 [strange]
天下不治,请陈佹诗。——《荀子·赋篇》
(4) 又如:佹异(奇异,与平常不一样);佹诗(辞意诡异、语调激切的诗);佹诞(怪异荒诞);佹形(奇形怪状)
(5) 欺诈巧辩 [carp;quibble]
争为佹辩,久稽而不决,无益于治。——《淮南子·齐俗》
(6) 又如:佹辞(巧辩之辞)
汉语大字典
[①][guǐ][《廣韻》過委切,上紙,見。]
(1)乖戾。
(2)重累相叠。
(3)诡异;诡怪。参见“佹異”、“佹詩”。
(4)见“佹侘”。[②][guī][《集韻》俱爲切,平支,見。]
(1)庶几;将要。参见“佹2佹”。
(2)忽,时而。
康熙字典
【廣韻】過委切【集韻】【韻會】古委切,?音詭。重累也。一曰依也。
又戾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察其菑蚤不齲註】菑爪不相佹。
又欐佹,支柱也。【司馬相如·上林賦】連卷欐佹,或作?。
又【佹詩】荀卿以避讒入楚,春申君以爲蘭陵令,春申君謝荀卿,荀卿去之趙。春申君
又使人請卿,卿不還,遺春申君佹詩。【註】?佹異激切之辭,詳言天下不治之意。
又【淮南子·齊俗訓】爭爲佹辯,久積而不訣。
又佹諸,人名。見【左傳·僖九年】。
又【集韻】【韻會】?俱爲切,音嬀。幾似貌。
英语翻译
depend upon; support; go against; (variant deceive)
带"佹"字的组词
佹佹 、佹侘 、佹常 、佹异 、佹形僪状 、佹得 、佹得佹失 、佹琐 、佹诗 、佹诞 、佹辞 、佹辩 、佼佹 、倔佹 、僪佹 、欐佹 、瑰佹 、磊佹 、谲佹
带"佹"字的成语
佹形僪状 、佹得佹失
- 相关文章
-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