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邺的拼音: yè 注音:一ㄝˋ
部首:阝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7画 康熙字典:邺(20画)
简体部首:阝部 部外笔画:5画 总笔画:7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业 阝”
繁体部首: 阝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汉字五行:土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清纯,财富,活泼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OGBH 仓颉:TCNL 郑码:KUY 中文电码:6777 区位码: 5894 四角号码: 37127
统一码:90ba 笔顺编号: 2243152 笔顺读写:竖竖捺撇横折竖 邺的笔顺 丨丨丶ノ一フ丨
邺字的笔顺分步演示(一笔一画写汉字)
基本字义
(邺)yè 一ㄝˋ
邺(鄴)yè(一ㄝˋ)
⒈ 古地名,在今中国河北省临漳县西。
⒉ 姓。
方言集汇
粤语:jip6
详细解释
邺
鄴 Yè
〈名〉
(形声。从邑,业声。本义:邺城) 同本义 [Ye capital]。古地名。春秋齐桓公始筑城。秦置县。三国·魏为邺都。晋避怀帝讳,改为监漳。此后,历为前秦、后赵、东魏、北齐的首都。隋复为邺县,宋废。故址在今河北省监漳县西,河南省安阳市北
汉语大字典
[①][yè][《廣韻》魚怯切,入業,疑。]“邺1”的繁体字。
(1)古都邑名。春秋齐桓公始筑,战国魏文侯建都于此。秦置县。汉后为魏郡治所。东汉末年又先后为冀州、相州治所。袁绍镇此。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曹操为魏王,定都于此。曹丕代汉,定都洛阳,邺仍与洛阳、长安、谯、许昌合称五都。晋避司马邺(愍帝)讳,改名临漳。十六国时後赵、前秦、北朝东魏、北齐皆定都于此。有二城:北城曹魏因旧城增筑,周二十馀里,北临漳水,城西北隅列峙金虎、铜爵、冰井三台。旧址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南城筑于东魏初年,大于北城,今属河南省安阳县辖境。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复名邺县,宋(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并入临漳。
(2)姓。
康熙字典
【唐韻】【正韻】魚怯切【集韻】逆怯切,?音業。【說文】魏郡縣名。【正字通】今相州鄴城,齊桓公所築。
又【正韻】地名。唐李泌封鄴侯。
又姓。【風俗通】漢有梁令鄴鳳。
说文解字
魏郡縣。从邑業聲。
魏郡縣。从邑業聲。魚怯切
魏郡縣。二志同。漢魏郡治鄴縣。今河南彰德府臨漳縣縣西二十里有故鄴城。从邑。業聲。魚怯切。八部。
英语翻译
place in today's Hebei province
带"邺"字的组词
留军壁邺 、邺下才 、邺中 、邺中七子 、邺京 、邺侯 、邺侯架 、邺台 、邺宫 、邺架 、邺架之藏 、邺瓦 、邺都
带"邺"字的成语
邺架之藏
- 相关文章
-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