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靪的拼音: dīng 注音:ㄉ一ㄥ
部首:革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11画 康熙字典:靪(11画)
简体部首:革部 部外笔画:2画 总笔画:11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革 丁”
繁体部首: 革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独立,优雅,安康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AFSH 仓颉:TJMN 郑码:EEAI 中文电码: 区位码: 四角号码: 41520
统一码:976a 笔顺编号: 12212511212 笔顺读写:横竖竖横竖折横横竖横竖 靪的笔顺 一丨丨一丨フ一一丨一丨
靪字的笔顺分步演示(一笔一画写汉字)
基本字义
(靪)dīng ㄉ一ㄥ
靪dīng(ㄉ一ㄥ)
⒈ 补鞋底。亦指衣袜上的补缀处。
⒉ 马鞍两侧的踏脚镫,亦作“镫”。
方言集汇
粤语:ding1
客家话:[海陆丰腔] den1 [客语拼音字汇] dang1 [台湾四县腔] den1 [客英字典] den1 [梅县腔] den1 [东莞腔] dang1
详细解释
靪 dīng
〈动〉
补鞋底 [mend the soles of shoes]
靪,补履下也。——《说文》。徐锴系传:“今履底以线为结谓之钉底是也。” 段玉裁注:“今俗谓补缀曰打补钉。”
词性变化
靪 dīng
〈名〉
(1) 衣袜上的补缀处 [patchings]
靪,补也——《广雅》。王念孙疏证:“靪之言相丁著也。”
(2) 马鞍两侧的踏脚镫。也作“镫” [stirrup]
…金鞭佛雪,宝靪挑云。——元· 张可久《折桂令》
汉语大字典
[①][dīng][《廣韻》當經切,平青,端。][《廣韻》都挺切,上迥,端。]
(1)马鞍两侧的踏脚镫。
(2)补鞋底。也指衣袜等上的补缀处。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當經切,音丁。【說文】補履下也。从革丁聲。
又【廣韻】【集韻】?都挺切,音頂。義同。【集韻】《博雅》補也。
又【集韻】待鼎切,音挺。
又丁計切,音帝。
又丁定切,音釘。義?同。 【集韻】亦作䩚。
说文解字
補履下也。从革丁聲。
補履下也。从革丁聲。當經切
(靪)補下也。原思納履則歱決。故履下可補也。今俗謂補綴曰打補靪。當作此字。从革。丁聲。當經切。十一部。
英语翻译
to cobble, to patch
带"靪"字的组词
傋靪 、区靪 、打补靪 、昏靪 、瞉靪 、靪乱 、靪淆 、靪淞 、靪雺
- 相关文章
-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