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华字典 > 野字的意思

野的拼音:  注音:一ㄝˇ   异体字:墅㙒埜壄

部首:里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11画  康熙字典:野(11画)

简体部首:里部   部外笔画:4画   总笔画:11画   造字法:形声:从里、予声 可拆字为“里 予”

繁体部首: 里部   汉字是否常用:是  汉字五行:土   吉凶寓意:吉   姓名学:心胸广阔、超凡脱俗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JFCB   仓颉:WGNIN   郑码:KBXI   中文电码:6851   区位码: 5016   四角号码: 67122

统一码:91ce   笔顺编号: 25112115452   笔顺读写:竖折横横竖横横折捺折竖   野的笔顺 丨フ一一丨一一フ丶フ丨

野字的笔顺分步演示(一笔一画写汉字)

基本字义

(野)yě 一ㄝˇ

    yě(一ㄝˇ)

    ⒈  郊外,村外:野外。野景。野游。野趣。野餐。野战。四野。郊野。

    ⒉  界限,范围:分野。视野。

    ⒊  指不当政的地位,与“朝(cháo )”相对:朝野。下野。在野。野史。

    ⒋  不讲情理,没有礼貌:野蛮。粗野。

    ⒌  巨大而非分的欲望:野心。

    ⒍  不受约束:心玩儿野了。

    ⒎  不是人工驯养或栽培的(动物或植物):野生。野兽。野味。野花。野菜。

方言集汇

粤语:je5
客家话:[海陆丰腔] ra1 ra3 [客英字典] ja3 ja1 [沙头角腔] ja3 [台湾四县腔] ja1 ja3 [陆丰腔] ja1 [宝安腔] ja1 ja3 [梅县腔] ja1 ja5 [东莞腔] ja3 [客语拼音字汇] ya1 ya3
潮州话:ia2

详细解释

埜壄

〈名〉

(1) (形声。从里,予声。《尔雅·释言》:“里,邑也。”本义:郊外;野外)

(2) 同本义 [open country;the open;suburb]

野,郊外也。——《说文》

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野。——《说文》。段注

龙战于野。——《易·坤》

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书·牧誓》

七月在野。——《诗·豳风·七月》

体国经野。——《周礼》。注:“谓一百里以外三等采地之中。”

永州之野产异蛇。—— 柳宗元《捕蛇者说》

捐金于野。——《后汉书·列女传》

野茫茫。——《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

光照旷野。——明· 魏禧《大铁椎传》

(3) 又如:野外(郊外);野生;野渡(郊野的渡口)

(4) 原野,田野 [field]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5) 又如:野盘(可容身的山野之地);野马(浮游的云气);野井(乡野间的井水);野次(原野);野老(居于田野的老人);野色(原野的景色);野战(军队在旷野作战);野霭(山野中的云气)

(6) 指民间。与朝廷相对 [not in power;out of office]

朝野清晏,国富兵强。——《晋书》

(7) 又如:野乘(私家记载的史书);野录(私人撰述的史乘。同“野史、野乘”);野人之芹(乡下人的菲薄礼品);野服(乡居朴素的服装。对官服而言)

(8) 界限,范围 [boundary]。如:视野;分野

词性变化

〈形〉

(1) 非家养的;野生的 [wild]

(2) 动物未经人畜养的

野蜂巢。——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3) 又如:野鹤步罡(喻步履蹒跚);野鸡翎(雉的尾羽);野鹤(野生的鹤)

(4) 植物未经人工种植培养的

野芳发而幽香(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芳,香花。发,开放)。——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5) 又如:野谷是资(只取野谷为食);野蔌(野菜。如薇笋之类)

(6) 不驯服,不受拘束 [untamed;unrestrained]

狼子野心。——《左传·宣公四年》

(7) 又如:野猫(喻举动粗鲁,不守规矩或行为放肆的人)

(8) 粗鲁,粗野,野蛮,不文雅 [rough;violent;boorish;rude]

野哉由也!——《论语》

朔风野大。——清· 袁枚《祭妹文》

(9) 不正常,不合礼制的 [unnormal]。如:野岔儿(出乎意外且不合情理的事);野禅(野狐禅)

(10) 非正式的,不合法的 [wrongful]。如:野老儿(姘夫);野火(麻烦;苦头;野种);是不是她野老公死了?

(11) 鄙俚,俚俗 [villatic]。如:野唱(随意乱唱或唱粗俗小调);野语(村野俚俗之语);野调(村野鄙俗的曲调)

常用词组

野菜、野餐、野蚕、野草、野炊、野地、野调无腔、野鸽、野合、野合、野花、野火、野鸡、野景、野郎公、野老、野驴、野麻、野马、野蛮、野猫、野牛、野炮、野葡萄、野蔷薇、野人、野生、野食儿、野史、野兽、野鼠、野兔、野外、野外工作、野外演习、野豌豆、野味、野心、野心勃勃、野心家、野性、野鸭、野营、野战、野战军、野猪

〈形〉

(1) 非家养的;野生的 [wild]

(2) 动物未经人畜养的

野蜂巢。——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3) 又如:野鹤步罡(喻步履蹒跚);野鸡翎(雉的尾羽);野鹤(野生的鹤)

(4) 植物未经人工种植培养的

野芳发而幽香(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芳,香花。发,开放)。——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5) 又如:野谷是资(只取野谷为食);野蔌(野菜。如薇笋之类)

(6) 不驯服,不受拘束 [untamed;unrestrained]

狼子野心。——《左传·宣公四年》

(7) 又如:野猫(喻举动粗鲁,不守规矩或行为放肆的人)

(8) 粗鲁,粗野,野蛮,不文雅 [rough;violent;boorish;rude]

野哉由也!——《论语》

朔风野大。——清· 袁枚《祭妹文》

(9) 不正常,不合礼制的 [unnormal]。如:野岔儿(出乎意外且不合情理的事);野禅(野狐禅)

(10) 非正式的,不合法的 [wrongful]。如:野老儿(姘夫);野火(麻烦;苦头;野种);是不是她野老公死了?

(11) 鄙俚,俚俗 [villatic]。如:野唱(随意乱唱或唱粗俗小调);野语(村野俚俗之语);野调(村野鄙俗的曲调)

汉语大字典

[①][yě][《廣韻》羊者切,上馬,以。][《廣韻》承與切,上語,禪。]亦作“壄1”。亦作“墅2”。
(1)郊外,离城市较远的地方。
(2)指周代王畿内的特定地区。周制王城外百里曰“郊”,郊外至五百里疆域中又分“甸、稍、县、都”,各百里。
(3)旷野;荒野。
(4)引伸为荒凉;偏僻。
(5)田野。
(6)泛指村野。
(7)边鄙,边境。
(8)指以之为边鄙或边境。
(9)区域;范围。
(10)指民间,不当政的地位。与“朝”相对。
(11)质朴,不浮华。与“文”相对。
(12)谓天然而不加修饰。
(13)不合礼仪;不拘礼节。
(14)指鄙俗;粗野。
(15)放浪不羁;不受约束。
(16)野生的。参见“野獸”、“野菊”。
(17)非正式的;不合法的。参见“野老公”、“野鴛鴦”。
(18)谦辞。参见“野人”、“野僧”。
(19)方言。很;非常。
(20)通“宇”。屋宇。

康熙字典

〔古文〕埜?【唐韻】羊者切【集韻】【韻會】【正韻】以者切,?音也。【說文】郊外也。【易·同人】同人于野,亨。【疏】野,是廣遠之處。【詩·魯頌】駉駉牡馬,在坰之野。【傳】邑外曰郊,郊外曰野。 
又【周禮·地官·遂人】掌邦之野。【註】郊外曰野,此野爲甸稍縣都。 
又【周禮·秋官】縣士掌野。【註】地距王城二百里以外至三百里曰野。 
又【韻會】朴野。【論語】質勝文則野。【禮·檀弓】故騷騷爾則野。【疏】田野之人,急切無禮。 
又官名。【左傳·昭十八年】使野司?各保其徵。【註】野司?,縣士也。【禮·月令】季春之月,命野虞,毋伐桑柘。【註】野虞,謂主田及山林之官。 
又地名。【書·禹貢】原隰底績,至于豬野。【傳】猪野,地名。【左傳·宣十七年】晉人執晏弱于野王。【註】野王縣,今屬河內。
又【昭二十五年】齊侯唁公于野井。【註】濟南祝阿縣東有野井亭。
又鉅野,縣名。見【前漢·地理志】。 
又藪名。【書·禹貢】大野旣豬。【周禮·夏官·職方氏】河東曰兗州,其山鎮曰岱山,其澤藪曰大野。 
又東野,複姓。【呂氏春秋】東野稷以御見莊公。 
又【莊子·逍遙遊】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註】野馬者,遊氣也。 
又【博雅】野雞,雉也。 
又【廣韻】【正韻】承與切【集韻】上與切。?與墅同。【集韻】田廬也。【正韻】此正古墅字,田下已从土,後人以其借爲郊野字,復加土字。 
又【集韻】演女切,音與。郊外也。 
又【韻補】叶賞呂切,音暑。【詩·邶風】之子于歸,遠送于野。協上羽下雨。【左傳·昭二十五年】童謠曰:鸐鵒之羽,公在外野,往饋之馬。馬,音姥。 
又叶烏果切,倭上聲。【後漢·隴坻歌】念我所欲,飄然曠野。登高遠望,涕泣雙墮。 
又叶常御切,音樹。【班固·西都賦】罘網連紘,籠山絡野。列卒周匝,星羅雲布。考證:〔【左傳·昭十七年】使野司?各保其徵。〕 謹照原文十七年改十八年。

说文解字

郊外也。从里予聲。?:古文野从里省,从林。

郊外也。从里予聲。,古文野从里省,从林。羊者切文三 重一

(野)郊外也。邑部曰:歫國百里曰郊。冂部曰:邑外謂之郊,郊外謂之野,野外謂之林,林外謂之冂。詩召南、邶風傳皆曰:郊外曰野。鄭風傳曰:野,四郊之外也。論語:質勝文則野。包咸曰:野如野人。言鄙略也。从里予聲。羊者切。古音在五部。

()古文野,从里省,从林。亦作埜。

英语翻译

open country, field; wilderness

野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①<名>郊外;田野。《捕蛇者说》:“永州之~产异蛇。”
②<形>野外自然生长的。《醉翁亭记》:“~芳发而幽香。”
③<名>民间,与“朝”相对。《五人墓碑记》:“况草~之无闻者欤?”
④<形>粗野。《芋老人传》:“天下有缙绅士大夫所不能言,而~老鄙夫能言者,往往而然。”
【野老】乡间老人。
【野马】⒈产于北方的一种马。⒉春日野外林泽间的雾气。
【野人】⒈乡野之民;农夫。⒈未开化的人。⒊无官职的平民。
【野史】由私人编撰的非官方的史书。
【野战】在要塞或城市以外的广大地区作战,又指不按常规作战。

带"野"字的组词

三野 、下野 、东北野战军 、东野 、东野巴人 、东野败驾 、两脚野狐 、中野 、中野良子 、丹野 、九野 、乡野 、于野 、云野 、五野 、人血为野火 、人野 、仙人鹿野苑 、休野 、体国经野 、侉声野气 、俗野 、俚野 、傅野 、僻野 、僿野 、兀者野人 、冀野 、内野 、农野 、凉野 、凤野 、分野 、刮野扫地 、刮野鬼 、势倾朝野 、区野 、十二分野 、华东野战军 、华北野战军 、卖野人头 、南野 、博野县 、原野 、发横耍野 、受伤的野牛 、吃家饭屙野屎 、吃家饭撤野矢 、哀鸿遍野 、四野 、固壁清野 、在野 、在野党 、在野内阁 、圹野 、坚壁清野 、坡野 、坶野 、垧野 、塞卢斯野生动物保护区

带"野"字的成语

东野巴人 、东野败驾 、两脚野狐 、体国经野 、刮野扫地 、势倾朝野 、哀鸿遍野 、固壁清野 、坚壁清野 、孤云野鹤 、孤魂野鬼 、家鸡野雉 、家鸡野鹜 、尸横遍野 、山殽野湋 、山肴野蔌 、平原易野 、弥山亘野 、弥山遍野 、打野鸭子 、攻城野战 、春风野火 、朝野上下 、朝野侧目 、杀人盈野 、村夫野老 、村酒野蔬 、村野匹夫 、析珪判野 、标枝野鹿 、横尸遍野 、沃野千里 、深山野墺 、满山遍野 、漫天蔽野 、漫天遍野 、漫山塞野 、漫山遍野 、狼子野心 、田夫野叟 、田夫野老 、田父野叟 、田父野老 、田畯野老 、画野分疆 、白骨露野 、稗官野史 、穴居野处 、空室清野 、笼山络野 、肝髓流野 、胡歌野调 、荒烟野蔓 、荒郊旷野 、荒郊野外 、葛巾野服 、豺狼野心 、质而不野 、邪神野鬼 、野人奏曝

  • 上一篇:
  • 下一篇:

您可能感兴趣

野

野

野拼音:yě注音:一ㄝˇ异字体:墅 㙒 埜 壄 ? ? 部首:里部部外笔画:4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