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䧚的拼音: hào 异体字:鄗 䧚
部首:阝部 部外笔画: 10画 总笔画:12画 康熙字典:䧚(18画)
简体部首:阝部 部外笔画:10画 总笔画:12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阝 高”
繁体部首: 阝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BYMK 仓颉:NLYRB 郑码:YSJL 中文电码: 四角号码: 70227
统一码:49da 笔顺: フ丨丶一丨フ一丨フ丨フ一
基本字义
(䧚)hào
康熙字典
【集韻】下老切,音昊。本作鄗,邑名。在常山。○按後漢光武紀行至鄗。註:鄗,縣名,屬趙州。音火各反,字从邑。集韻、類篇云同䧚,讀作上聲,未知何據。
说文解字
常山縣。丗祖所卽位,今爲高邑。从邑高聲。
常山縣。丗祖所即位,今爲高邑。从邑高聲。呼各切
(鄗)常山縣也。从邑。高聲。呼各切。古音在二部。世祖所卽位。今爲高邑。前志曰。常山郡鄗。世祖卽位更名高邑。後志曰。常山國高邑。故鄗。光武更名。按今直
- 相关文章
-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