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在线字典 > 新华字典 > 国字的意思

国的拼音: guó  注音:ㄍㄨㄛˊ   异体字:國囯囶囻圀㕵䆐

部首:囗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8画  康熙字典:国(7画)

简体部首:囗部   部外笔画:5画   总笔画:8画   造字法:会意:从囗、从玉 可拆字为“囗 玉”

繁体部首: 囗部   汉字是否常用:是  汉字五行:木   吉凶寓意:吉   姓名学:抱负不凡、饱读诗书之意   字体结构:全包围

五笔:LGYI   仓颉:WMGI   郑码:JDCS   中文电码:0948   区位码: 2590   四角号码: 60103

统一码:56fd   笔顺编号: 25112141   笔顺读写:竖折横横竖横捺横   国的笔顺 丨フ一一丨一丶一

国字的笔顺分步演示(一笔一画写汉字)

基本字义

(国)guó ㄍㄨㄛˊ

    国(國)guó(ㄍㄨㄛˊ)

    ⒈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国家。国土。国体(a.国家的性质;b.国家的体面)。国号。国度(指国家)。国策。国情。国法。国力。国防。国威。国宝(a.国家的宝物;b.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国格。国魂。国是(国家大计,如“共商国国”)。

    ⒉  特指中国的:国产。国货。国粹。国乐(yuè ㄩㄝˋ)。国药。

    ⒊  姓。

方言集汇

粤语:gwok3

详细解释

囯、國 guó

〈名〉

(1) (会意。从“囗”( wéi),表示疆域。从或(即“国”)。“或”亦兼表字音。本义:邦国)

(2) 周代,天子统治的是“天下”,略等于现在说的“全国” [state]

国,邦也。——《说文》

以佐王治邦国。——《周礼·太宰》。注:“大曰邦,小曰国。”

方千里曰国畿,诅祝以叙国之信用,以资邦国之剂信。——《周礼·大司马》。注:“国谓王之国;邦国,谓诸侯国也。”

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左传·隐公元年》

丘也闻有国有邦者。——《论语·微子》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左传·庄公十年》

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汉· 贾谊《新书·过秦论上》

(3) 又如:齐国;晋国;郑国

(4) 国都,一国最高政权机关所在地。又称国城,国邑 [capital]

国中九经九纬。——《考工记·匠人》。注:“城内也。”

三曰国禁。——《周礼·士师》。注:“城中也。”

在国曰市井之臣。——《孟子》。注:“谓都邑也。”

土国地漕。——《诗·邶风·击鼓》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左传·隐公元年》

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战国策·齐策》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馋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5) 又如:国中(王城之内;国内);国人(国都中的人);国迁(国都迁徙);国阴(都城北郊);国郊(国都周围地名);国禁(古代国都中的禁令);国邑(城邑);国刑(城中施行的刑罚)

(6) 国家 [country;state;nation]

聊以行国。——《诗·魏风·园有桃》

国无有残。——《诗·大雅·民劳》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宋·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国人皆以诸先烈之牺牲精神为国奋斗。——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序》

(7) 又如:国纪(旧指国家礼制与法令);国帑(国库中的钱币);国禄(国家的俸禄);国课(国税;国家税收);国器(可主持国政的人才)

(8) 古代王、侯的封地 [feud]

汉王之国,良送至 褒中。——《史记·留侯之家》

孟尝君就国于 薛。——《战国策·齐策》

(9) 又如:国租(封地的田赋)

(10) 帝王 [emperor's]。如:国孝(为皇帝、后妃或皇帝父母服丧);国丈(帝王的岳父);国太(帝王之母的俗称);国姻(帝王的姻亲)

(11) 部落 [tribe]

[韩]凡七十八国。 伯济是其一国焉。大者万余户,小者数千家,各在山海间。——《后汉书》

(12) 地方 [place]

荆州北据 汉沔,利尽南海,东连 吴会,西通 巴蜀,此用武之国。—— 晋· 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诗·魏风·硕鼠》

(13) 家乡 [hometown]

[侃]欲逊位归国,佐吏等苦留之。——《晋书》

(14) 姓

常用词组

国宝、国宾、国柄、国步、国步艰难、国策、国产、国耻、国粹、国典、国都、国度、国法、国防、国歌、国格、国故、国号、国花、国画、国徽、国会、国魂、国货、国籍、国技、国际、国际歌、国计民生、国家、国交、国脚、国界、国境、国舅、国君、国库、国力、国立、国门、国民、国民经济、国民收入、国民政府、国难、国内、国戚、国旗、国情、国庆、国丧、国色、国色天香、国殇、国士无双、国势、国事、国是、国手、国泰民安、国体、国土、国王、国威、国文、国务、国务卿、国务院、国宴、国音、国营、国有、国语、国运、国贼、国债、国子监

汉语大字典

[①][guó][《廣韻》古或切,入德,見。]亦作“囯1”。“囶1”的今字。亦作“囻1”。“圀1”的今字。“国1”的繁体字。“或2”的今字。
(1)国家。
(2)指部落。
(3)国都。
(4)泛指城邑。
(5)建国;建都。
(6)古代王、侯的封地。
(7)地方;地域。
(8)犹家乡。
(9)专指与帝王或皇室有关的(人物、事件)。参见“國姓”、“國姻”。
(10)指本朝的。参见“國朝”、“國初”。
(11)指国中最好的或最美的。参见“國手”、“國色”、“國香”。
(12)指中国特有的。参见“國畫”、“國術”。
(13)指代表国家的。参见“國旗”、“國徽”。
(14)姓。春秋齐有国佐。见《左传·成公十八年》。

康熙字典

〔古文〕囗囶圀?䆐【唐韻】古或切【集韻】骨或切,?觥入聲。【說文】邦也。【周禮·夏官·量人】掌建國之法,以分國爲九州。
又【冬官·考工記】匠人營國,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涂九軌,左祖右社,面朝後市。【禮·王制】五國以爲屬,十國以爲連,二十國以爲卒,二百一十國以爲州。【孟子】大國,地方百里,次國,地方七十里,小國,地方五十里。 
又【周禮·地官·掌節】山國用虎節,土國用人節,澤國用龍節。【註】山國多山者,土國平地也,澤國多水者。 
又滅人之國曰勝國。【左傳註】勝國者,絕其社稷,有其土地也。 
又九州之外曰外國。亦曰絕國。【後漢·班超傳】君侯在外國三十餘年。【
又】遠處絕國。 
又兩國相距曰敵國。【孟子】敵國不相征也。 
又外國來附者曰屬國。【李陵·答蘇武書】聞子之歸位,不過典屬國。【註】典,掌也。卽掌屬國之事者。 
又城郭國,行國。【宋程大昌備北邊對】漢西域諸國,有城郭國,有行國。城郭國,築城爲守者,行國不立城,以馬上爲國也。 
又姓。【姓苑】太公之後。齊有國氏,世爲上卿,宋有國卿。
又囯,《正字通》俗國字。囻,同國,民國期間俗字。

说文解字

邦也。从囗从或。

邦也。从囗从或。古惑切

(國)邦也。邑部曰:邦,國也。按邦國互訓,渾言之也。周禮注曰:大曰邦,小曰國,邦之所居亦曰國。析言之也。从囗从或。戈部曰:或,邦也。古或國同用,邦封同用。古惑切。一部。

英语翻译

nation, country, nation-state

国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guó
①<名>国家。《察今》:“故治~无法则乱。”
②<名>周代诸侯国以及汉以后侯王的封地。《寡人之于国也》:“察邻~之政,无如寡人用心者。”
③<名>国都;京都。《殽之战》:“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岳阳楼记》:“则有去~怀乡,忧谗畏讥。”
④<名>地方;地域。《硕鼠》:“逝将去女,适彼乐~。”

带"国"字的组词

一国三公 、一国两制 、一敌国 、丁国珍 、七十七国集团 、七国 、七国之乱 、万乘之国 、万国 、万国来朝 、丈夫国 、三分国 、三十六国 、三国 、三国同盟 、三国志 、三国志平话 、三国时代 、三国演义 、三徙成国 、三首国 、上党之国 、上医医国 、上国 、上柱国 、上郡属国城 、下国 、不死国 、不结盟国家 、与国 、专国 、专权误国 、世国 、世柱国 、东南亚国家联盟 、东周列国志 、东国 、东罗马帝国 、东道国 、丝国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 、两国相争,不斩来使 、丧国 、丧师辱国 、丧权辱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科学奖 、中华人民共和国运动会 、中华全国体育总会

带"国"字的成语

一国三公 、万国来朝 、三徙成国 、上医医国 、专权误国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 、丧师辱国 、丧权辱国 、为国为民 、为国捐躯 、主少国疑 、举国一致 、举国上下 、举国若狂 、于家为国 、于民润国 、亡国之器 、亡国之声 、亡国之社 、亡国之音 、亡国大夫 、亡国灭种 、亡国破家 、亡国败家 、以身报国 、以身殉国 、以身许国 、众人国士 、体国经野 、保国安民 、保家卫国 、倾国倾城 、倾城倾国 、入国问俗 、入国问禁 、全国一盘棋 、公忠体国 、共商国是 、兴国安邦 、兴邦立国 、匡国济时 、千乘之国 、卖国求利 、卖国求荣 、同舟敌国 、周游列国 、四战之国 、国中之国 、国之干城 、国事蜩螗 、国人皆曰可杀 、国仇家恨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国士无双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国家多故 、国家多难 、国家大事 、国家大计 、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 上一篇:
  • 下一篇:

您可能感兴趣

国

国

国(繁体:國)拼音:guó注音:ㄍㄨㄛˊ异字体:國 囯 囶 囻 圀 㕵 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