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䊿的拼音: bó,kù 异体字:衭
部首:糹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10画 康熙字典:䊿(10画)
简体部首:糹部 部外笔画:4画 总笔画:10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糹 夫”
繁体部首: 糹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XFWY 仓颉:VFQO 郑码:ZBOD 中文电码: 四角号码: 25980
统一码:42bf 笔顺: フフ丶丶丶丶一一ノ丶
基本字义
(䊿)bó,kù
康熙字典
【集韻】風無切,音膚。【類篇】襲衭也。或从糸。
说文解字
襲衭也。从衣夫聲。
襲衭也。从衣夫聲。甫無切
(衭)襲衭也。襲衭葢古語。或曰。當作衭逗、襲也句。廣韵曰。衭、衣前襟。鍇曰。今俗猶言之。少儀。劔則啟櫝葢襲之。加夫襓與劔焉。鄭曰。夫襓、劔衣也。夫或爲煩。皆發聲。按鄭旣謂夫襓是劔衣。又云夫是發聲。葢不能定其說也。而廣雅曰。衭襓、䘤、劔衣也。夫加衣旁。卽許此字。亦是韜藏意。韋部曰。韜、劔衣也。从衣。夫聲。甫無切。五部。- 相关文章
-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