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蝮的拼音: fù 注音:ㄈㄨˋ 异体字:
部首:虫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15画 康熙字典:蝮(15画)
简体部首:虫部 部外笔画:9画 总笔画:15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虫 复”
繁体部首: 虫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汉字五行:水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稳重,温柔,清纯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JTJT 仓颉:LIOAE 郑码:IMKR 中文电码:5803 区位码: 8283 四角号码: 58147
统一码:876e 笔顺编号: 251214312511354 笔顺读写:竖折横竖横捺撇横竖折横横撇折捺 蝮的笔顺 丨フ一丨一丶ノ一丨フ一一ノフ丶
蝮字的笔顺分步演示(一笔一画写汉字)
基本字义
(蝮)fù ㄈㄨˋ
蝮fù(ㄈㄨˋ)
⒈ 〔蝮蛇〕体色灰褐,有斑纹,头部略呈三角形,有毒牙。
方言集汇
粤语:fuk1
客家话:[陆丰腔] fuk8 [海陆丰腔] fuk7 buk7 pit8 [宝安腔] fuk7 [台湾四县腔] fuk7 buk7 pit8 [客英字典] fuk7 buk7 [梅县腔] buk7 [客语拼音字汇] fug5
详细解释
蝮 fù
〈名〉
(1) 动物名。蝮蛇 [Pallas pitviper]
蝮,虫也。从虫,复声。——《说文》
蝮虺博三寸,首大如擘。——《说文》
羽山多蝮虫。——《山海经·南山经》
蝮蛇蓁蓁。——《楚辞·招魂》
(2) 又如:蝮虫(传说中的毒蛇名);蝮毒(蝮蛇之毒。蝮蛇般的毒心,极言其恶毒);蝮蝎(蝮蛇与蝎子。泛指毒蛇、毒虫);蝮虿(蝮蛇和蝎子)
汉语大字典
[①][fù][《廣韻》芳福切,入屋,敷。]
(1)毒蛇名。蝮蛇。
(2)见“蝮蜟”。
(3)见“蝮蜪”。
(4)通“愎”。参见“蝮鷙”。
(5)姓。
康熙字典
【唐韻】芳福切【集韻】【韻會】【正韻】芳六切,?音覆。【說文】虫也。【爾雅·釋魚】蝮虺,博三寸,首大如擘。【註】身廣三寸,頭大如人擘指,此自一種蛇,名爲蝮虺。【楚辭·招魂】蝮蛇蓁蓁。【註】蝮,大蛇也。【前漢·田儋傳】蝮蠚手則斬手,蠚足則斬足。【師古註】蝮出南方。【博物志】蝮蛇,秋月毒甚,無所蜇螫,齧草木以泄其氣,草木卽死。人樵採爲草木所傷刺者,亦殺人。【本草】蝮蛇,形不長,頭扁口尖,身赤文斑,亦有靑黑色者。人犯之,頭足貼著。【韓愈詩】蝮蛇生子時,坼裂腸無肝。
又【爾雅·釋蟲】蝝,蝮蜪。【註】蝗子未有翅者。
又蝮蜟,蟬未蛻者。見《論衡》。
又姓。【通志·氏族略】唐乾封元年,攺武惟良爲蝮氏。
又【集韻】房六切,音伏。義同。
又蝮蜪之蝮亦音匐,鼻墨切。
说文解字
虫也。从虫复聲。
虫也。从虫复聲。芳目切
(蝮)虫也。是曰轉注。考老之例也。招䰟曰。蝮蛇蓁蓁。从虫。聲。芳目切。三部。玉裁按虫蝮二篆說解、葢有疑焉。許它下解云虫也。从虫而長。象冤曲
尾形。虫篆下說云象其臥形。然則虫乃不
尾之它。它乃
尾之虫。二篆實一字也。乃解虫爲蝮。援爾雅博三寸、頭大如擘以實之。依爾雅之形、則頭廣一寸身廣三寸必四足之它乃有此形。而許所云象其臥、象其冤曲
尾者、必無足之它。而非四足之它也。無足爲它之常形。故其臥曰虫。舒之曰它。而龜?篆从它篆之上體。亦未嘗非虫篆之上體也。然則以蝮訓虫似非許意矣。況爾雅蝮虫在釋魚。陸云今作虺。尋其形皃非無足之它。諸書皆云至毒。則卽字林所謂?聽之類。故景純亦云今俗細頸大頭之蝮它。非爾雅之蝮它。許書以雖虺蜥蝘蜓蚖六篆同四足者類記。葢許意虫爲無足它。虺爲四足它。各不相涉。爾雅古本作蝮虫。乃是借虫以爲虺。博三寸首大如擘者、乃虺之形。非虫之形。許書虫篆下作它也、象其臥形。而無蝮虫也、从虫复聲之云。則文從字順矣。蝮字恐古爾雅衹作復。故知許不當有。
英语翻译
venomous snake, viper
带"蝮"字的组词
虺蝮 、蛇蝮 、蝮毒 、蝮虫 、蝮虵 、蝮虿 、蝮蚮 、蝮蛇 、蝮蛇螫手﹐壮士解腕 、蝮蛇螫手,壮士解腕 、蝮蜪 、蝮蝎 、蝮蝐 、蝮蝘 、蝮螫解腕 、蝮鸷
带"蝮"字的成语
蝮蛇螫手,壮士解腕 、蝮螫解腕
- 相关文章
-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