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䋘的拼音: chuò,zhuì 异体字:縋
部首:糹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12画 康熙字典:䋘(12画)
简体部首:糹部 部外笔画:6画 总笔画:12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糹 耒”
繁体部首: 糹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XDIY 仓颉:VFQD 郑码:ZCK 中文电码: 四角号码: 25990
统一码:42d8 笔顺: フフ丶丶丶丶一一一丨ノ丶
基本字义
(䋘)chuò,zhuì
康熙字典
【類篇】持僞切,音墜。縋或从耒作䋘。
说文解字
以繩有所縣也。《春秋傳》曰:“夜縋納師。”从糸追聲。
以繩有所縣也。《春秋傳》曰:“夜縋納師。”从糸追聲。持僞切
(縋)㠯繩有所縣也。縣者、系也。以繩系物垂之是爲縋。縋之言垂也。玄應引縣下有鎮。春秋傳曰。夜縋納師。見左傳襄十九年。从糸。追聲。持僞切。按當持位切。古音在十五部。- 相关文章
-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