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的拼音: zàn 注音:ㄗㄢˋ 异体字:暫蹔
部首:日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12画 康熙字典:暂(15画)
简体部首:日部 部外笔画:8画 总笔画:12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斩 日”
繁体部首: 日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汉字五行:火 吉凶寓意:吉 姓名学:自信,财富,时尚之意 字体结构:上下
五笔:LRJF 仓颉:KLA 郑码:HEPK 中文电码:2548 区位码: 5261 四角号码: 42602
统一码:6682 笔顺编号: 152133122511 笔顺读写:横折竖横撇撇横竖竖折横横 暂的笔顺 一フ丨一ノノ一丨丨フ一一
暂字的笔顺分步演示(一笔一画写汉字)
基本字义
(暂)zàn ㄗㄢˋ
暂(暫)zàn(ㄗㄢˋ)
⒈ 不久,短时间:暂时。暂且。暂缓。暂停。暂行办法。
⒉ 猝然。
⒊ 始,初:“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风兮暂起”。
方言集汇
粤语:zaam6
详细解释
暂
暫、 zàn
〈形〉
(形声。从日,斩声。从日,与时间有关。本义:时间短) 同本义 [temporary;transient;of short duration]
暂,不久也。——《说文》
宇文新州之懿范,暫帷暂驻。——唐· 王勃 《滕王阁序》
暂则封舱,久则封港。——林则徐《政书》。又如:暂劳(一时的劳苦);暂欢(短时间的欢乐);暂云(行云,浮云)
词性变化
暂
暫 zàn
〈副〉
(1) 暂时 [temporarily]
但暂还家。——《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求假暂归。
饮食拱揖不暂去。——明· 魏禧《大铁椎传》
(2) 又如:暂来(暂时逗留);暂往(暂时离去)
(3) 刚刚;方才 [just now]
玉管初调,鸣弦暂抚。——庾信《春赋》
逢观暂巧笑,还泪已啼妆。——南朝梁· 何逊《七夕》
(4) 仓卒;突然 [suddenly]
妇人暂而免诸国。——《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史记·李将军列传》
如听仙乐耳暂明。——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 又如:暂晓(突然显现)
常用词组
暂定、暂短、暂缓、暂且、暂缺、暂时、暂停、暂息、暂行
暂
暫 zàn
〈副〉
(1) 暂时 [temporarily]
但暂还家。——《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求假暂归。
饮食拱揖不暂去。——明· 魏禧《大铁椎传》
(2) 又如:暂来(暂时逗留);暂往(暂时离去)
(3) 刚刚;方才 [just now]
玉管初调,鸣弦暂抚。——庾信《春赋》
逢观暂巧笑,还泪已啼妆。——南朝梁· 何逊《七夕》
(4) 仓卒;突然 [suddenly]
妇人暂而免诸国。——《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史记·李将军列传》
如听仙乐耳暂明。——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 又如:暂晓(突然显现)
汉语大字典
[①][zàn][《廣韻》藏濫切,去闞,從。]“暂1”的繁体字。亦作“蹔1”。
(1)须臾;短时间。
(2)副词。突然。
(3)副词。刚刚;刚才。
(4)副词。犹一旦;一经。
(5)副词。暂且;暂时。
(6)副词。即,便。
(7)通“漸”。欺诈。
(8)通“漸”。始,初。
康熙字典
【唐韻】藏濫切【集韻】【韻會】【正韻】昨濫切,?音鏨。【說文】不久也。【類篇】須臾也。【書·盤庚】暫遇姦宄。【左傳·僖三十三年】婦人暫而免諸國。【註】暫,猶卒也。 【五經文字】暫作蹔,訛。
说文解字
不久也。从日斬聲。
不久也。从日斬聲。藏濫切
不久也。左傳。婦人暫而免諸國。今俗語云霎時閒、卽此字也。从日。斬聲。藏濫切。八部。
英语翻译
temporary
暂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zàn
①<副>一时;一下子。《殽之战》:“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而免诸国。”
②<副>暂时。《孔雀东南飞》:“卿但~还家,吾今且报府。”
③<副>突然。《琵琶行》:“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明。”
④<副>刚刚。江淹《别赋》:“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风兮~起。”
⑤<副>姑且。刘禹锡《酬乐天场州初逢席上见赠》:“今日听君一曲,~凭杯酒长精神。【注】现代汉语的“暂”指“暂时”;古代汉语的“暂”,初只指时间很短,后来才有与将来对比的意思。”
【暂面】猝然见面。
带"暂"字的组词
且暂 、撒暂 、时暂 、暂且 、暂云 、暂停 、暂停语句 、暂别 、暂刻 、暂劳 、暂劳永逸 、暂定 、暂寓 、暂尔 、暂往 、暂息 、暂时 、暂星 、暂晓 、暂来 、暂欢 、暂瞬 、暂短 、暂缓 、暂缺 、暂而 、暂行 、暂面 、权暂 、浮来暂去 、短暂 、顷暂
带"暂"字的成语
暂劳永逸 、浮来暂去
- 相关文章
-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