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搏的拼音: bó 注音:ㄅㄛˊ
部首:扌部 部外笔画: 10画 总笔画:13画 康熙字典:搏(14画)
简体部首:扌部 部外笔画:10画 总笔画:13画 造字法:形声:从扌、声 可拆字为“扌 尃”
繁体部首: 扌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汉字五行:水 吉凶寓意:吉 姓名学:拼、奋斗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RGEF 仓颉:QIBI 郑码:DFDS 中文电码:2276 区位码: 1811 四角号码: 53042
统一码:640f 笔顺编号: 1211251124124 笔顺读写:横竖横横竖折横横竖捺横竖捺 搏的笔顺 一丨一一丨フ一一丨丶一丨丶
搏字的笔顺分步演示(一笔一画写汉字)
基本字义
(搏)bó ㄅㄛˊ
搏bó(ㄅㄛˊ)
⒈ 对打:搏斗。搏击(奋力进击)。搏战。搏膺(捶胸,表示愤怒)。肉搏。拼搏。
⒉ 跳动:搏动。脉搏。
⒊ 捕捉:搏噬。
方言集汇
粤语:bok3
客家话:[梅县腔] bok7 [海陆丰腔] bok7 [客英字典] bok7 [陆丰腔] bok7 [客语拼音字汇] bog5 [台湾四县腔] bok7 [宝安腔] bok7
详细解释
搏 bó
〈动〉
(1) (形声。从手,尃( fū)声。本义:搏斗,对打)
(2) 同本义 [combat;fight;struggle]
搏,索持也。——《说文》
搏,击也。——《广雅》
屏左右而相搏。——《谷梁传·僖公元年》
晋侯梦与 楚子博。——《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鸷虫攫博。——《礼记·儒行》。疏:“以脚取之为攫,以翼击之为搏。”
搏扶摇羊角而上者。——《庄子·逍遥游》
搏战获王。——《史记·卫将军骠骑传》
以坚毅不挠之精神,与民贼相搏。——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3) 捕捉 [catch]
搏谍贼。——《周礼·夏宫·环人》
(4) 又如:搏执(拘捕);搏获(捕获);搏撠(揪住);搏狩(狩猎)
(5) 执持;拾取,击取 [get;pick up;seize]
摭紫贝,搏耆龟。——张衡《西京赋》
螳螂执翳而搏之。——《庄子·山水》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扑上去抓。)——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6) 又如:搏杖(扶杖,抱杖);搏弊(人虽疲困,但也自持完成礼仪)
(7) 通“拍”。轻击;击 [beat]
搏埴之工二。——《周礼·总叙》
弹琴博髀。——李斯《谏逐客书》
因搏心大哭。——《汉书·王莽传下》
水石相搏。——宋· 苏轼《石钟山记》
(8) 又如:搏鸷(猛烈拍击);搏膺(捶胸,表示愤怒);搏影(拍击影子。影随物动,故不能拍到。比喻不能成功或不易捉摸)
(9) 夺取 [take by force;capture]
铄金百镒,盗跖不搏。——《史记·李斯列传》
(10) 又如:搏斗;搏击
(11) 跳动 [throb]。如:搏跃(跳跃;跳动);搏动
常用词组
搏髀、搏动、搏斗、搏击、搏杀、搏战
汉语大字典
[①][bó][《廣韻》補合切,入鐸,幫。][《廣韻》匹各切,入鐸,滂。][《廣韻》方遇切,去遇,非。]
(1)捕捉。
(2)攫取;拾取。
(3)拍;击。
(4)格斗;奋斗。
(5)握;抓。
(6)跳动。
(7)胁。腋下肋骨所在的部分。
(8)通“膊”。分裂肢体。
(9)通“傅”。附着;加上。
(10)通“扶”。参见“搏桑”。
康熙字典
【唐韻】補各切【集韻】【韻會】【正韻】伯各切,?音博。【說文】索持也。【禮·月令】孟秋務博執。 一曰至也。【書·益稷】搏拊琴瑟。
又拊也,拍也。【史記·李斯傳】彈箏搏髀。
又手擊也。【釋名】指廣搏以擊之。【左傳·僖二十八年】晉侯夢與楚子搏。【史記·項羽紀】搏牛之蝱,不可以破蟣蝨。
又取也。【史記·李斯傳】鑠金百鎰,盜跖不搏。【註】搏猶攫也,取也。凡鳥翼擊物,必轉足取攫,故人取物亦云搏也。
又【唐韻】【集韻】?匹各切,音粕。亦擊也。
又【唐韻】【集韻】【韻會】?方遇切,音付。亦擊取也。或作捕。
又【集韻】符遇切,音附。捕也。
又【集韻】蒲故切【正韻】薄故切,?音步。與捕同。詳捕字註。
说文解字
索持也。一曰至也。从手尃聲。
索持也。一曰至也。从手尃聲。補各切
(搏)持也。
各本作索。今正。入室
曰
。
持、謂摸索而持之。周禮環人。搏諜賊。釋文云。搏音博。又房布反。劉音付。射人注。貍、善搏者也。行則止而擬度焉。其發必獲。釋文云。搏音博。劉音付。士師注。胥讀爲宿偦之偦。偦謂司搏盜賊也。釋文云。搏音博。劉音付。小雅車攻箋。獸、田獵搏獸也。釋文云。搏音博。舊音付。按小司徒注之伺捕盜賊、卽士師注之司搏盜賊也。一用今字。一用古字。古捕盜字作搏。而房布反、又音付。猶後人所謂捫搎、摸
也。本部搏捕二篆皆收。捕訓取也。又部取下云捕也。是與
持義迥別。今則捕行而搏廢。但訓爲搏擊。又按搏擊與
取無二義。凡搏擊者未有不乘其虛怯、扼其要害者。猶執盜賊必得其巢穴也。本無二義二音。至若考工記之搏埴、虞書之拊搏。此則?字之叚借。从手。尃聲。補各切。此今音也。陸氏說又房布切。劉音付。皆古音也。五部。一曰至也。此別一義。葢搏亦爲今之附近字。許則云駙者、近也。左傳則作傅。
英语翻译
seize; spring upon; strike
搏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bó
①<动>抓扑;搏扑。《黔之驴》:“又近出前后,终不敢~。”《石钟山记》:“如猛兽奇鬼,森然欲~人。”
②<动>搏斗;搏击。《荆轲刺秦王》:“而乃以手共~之。”【又】撞击;拍打。《石钟山记》:“微风鼓浪,水石相~。”
【搏影】搏击影子,比喻事之无成。《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夫匈奴之性,兽聚而鸟散,从之如~。”
带"搏"字的组词
乳狗搏人 、全狮搏兔 、击搏 、击搏挽裂 、厮搏 、司搏 、噬搏 、守约施搏 、徒搏 、心搏 、心脏电起搏器 、手搏 、执搏 、拊搏 、拼搏 、捕搏 、捽搏 、搏击 、搏刀 、搏动 、搏取 、搏命 、搏噬 、搏埴 、搏币 、搏弄 、搏弊 、搏影 、搏心 、搏战 、搏手 、搏手无策 、搏执 、搏抚 、搏拊 、搏挚 、搏掩 、搏揜 、搏搑 、搏撠 、搏攫 、搏斗 、搏景 、搏杀 、搏桑 、搏激 、搏牛之虻 、搏狩 、搏腊 、搏膺 、搏获 、搏虎 、搏谷 、搏跃 、搏逐 、搏颊 、搏颡 、搏风 、搏髀 、搏鸷
带"搏"字的成语
全狮搏兔 、击搏挽裂 、守约施搏 、搏手无策 、搏牛之虻 、狮子搏兔 、狮子搏兔,亦用全力 、狮象搏兔,皆用全力
- 相关文章
-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