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䠋的拼音: bǐ,bì,mà 异体字:卑 髀
部首:足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15画 康熙字典:䠋(15画)
简体部首:足部 部外笔画:8画 总笔画:15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足 卑”
繁体部首: 足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KHRF 仓颉:RMHWJ 郑码:JINE 中文电码: 四角号码: 66140
统一码:480b 笔顺: 丨フ一丨一丨一ノ丨フ一一ノ一丨
基本字义
(䠋)bǐ,bì,mà
①下部大而像钟的形体。
②同【髀】。股,大腿。
康熙字典
【集韻】補弭切,音俾。【玉篇】股外也。詳骨部髀字註。
又【集韻】蘖佳切,音?。蹟䠋,行繚戾也。
又【集韻】蒲眠切,音腁。下廣也。
又【集韻】【韻會】?部弭切,音婢。形下大也。或作?。亦作庳。
又【集韻】普弭切,音庀。義同。
- 相关文章
-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