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痾的拼音: kē,ē 注音:ㄎㄜ ㄜ 异体字:屙疴㢌
部首:疒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12画 康熙字典:痾(13画)
简体部首:疒部 部外笔画:7画 总笔画:12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疒 阿”
繁体部首: 疒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独立,时尚,安康之意 字体结构:左上包围
五笔:UBSK 仓颉:KNLR 郑码:TYAJ 中文电码:4038 区位码: 四角号码: 00121
统一码:75fe 笔顺编号: 413415212512 笔顺读写:捺横撇捺横折竖横竖折横竖 痾的笔顺 丶一ノ丶一フ丨一丨フ一丨
痾字的笔顺分步演示(一笔一画写汉字)
基本字义
(痾)kē,ē ㄎㄜ ㄜ
痾kē(ㄎㄜ)
⒈ 古同“疴”,病。
⒉ 宿怨;旧仇。
其他字义
痾ē(ㄜ)
⒈ 古同“屙”,排泄(粪便)。
方言集汇
粤语:o1
客家话:[海陆丰腔] o1 [客英字典] o1 [台湾四县腔] o1 [宝安腔] o1 [客语拼音字汇] o1
潮州话:o1
汉语大字典
[①][ē][《廣韻》烏何切,平歌,影。]
(1)疾病。
(2)病态,指畸形。
(3)毛病,缺点。
(4)宿怨,旧仇。
(5)用同“屙”。排泄(大便)。
康熙字典
【廣韻】烏何切【集韻】【韻會】【正韻】於何切,?音阿。【玉篇】同疴,病也。【前漢·五行志】及人謂之痾。痾,病貌。言?深也。【後漢·五行志】貌之不恭,是謂不肅。時則有下體生上之痾。【潘岳·閑居賦】常膳載加,舊痾有痊。
又【集韻】阿个切,音椏。義同。
说文解字
病也。从疒可聲。《五行傳》曰:“時卽有口痾。”
病也。从疒可聲。《五行傳》曰:“時卽有口痾。”烏何切
(疴)病也。鴻範五行傳鄭注同。从。可聲。烏何切。十七部。五行傳曰。時卽有口疴。五行傳者、伏生鴻範五行傳也。言之不從。是謂不乂。時則有口舌之疴。
英语翻译
chronic illness; dysentery
带"痾"字的组词
人痾 、养痾 、卧痾 、宿痾 、小痾 、幽痾 、微痾 、愆痾 、枕痾 、沉痾 、疲痾 、病痾 、痊痾 、痎痾 、痒痾 、痾泄 、痾疢 、痾疹 、痾疾 、痾病 、痾痒 、痾痬 、痾瘵 、痾语 、痾鬼 、百痾 、目痾 、蠲痾
- 相关文章
-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