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㱦的拼音: è,guì,jǐ,qī
部首:歹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12画 康熙字典:㱦(12画)
简体部首:歹部 部外笔画:8画 总笔画:12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歹 奇”
繁体部首: 歹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GQDK 仓颉:MNKMR 郑码:ARAJ 中文电码: 四角号码: 14221
统一码:3c66 笔顺: 一ノフ丶一ノ丶一丨フ一丨
基本字义
(㱦)è,guì,jǐ,qī
①弃。②[大㱦]死亡。
康熙字典
【唐韻】去奇切【集韻】丘奇切,?音欹。【說文】棄也。俗語謂死曰大㱦。
又【廣韻】【集韻】?居宜切,音羈。義同。
又【廣韻】居綺切【集韻】舉綺切,?音掎。義同。
又【內經·素問】有《大㱦篇》。通作大期。【長箋】謂俗語,今作趬㩻。○按㱦、㩻音同義別。箋說非。
说文解字
棄也。从歺奇聲。俗語謂死曰大㱦。
棄也。从歺奇聲。俗語謂死曰大㱦。去其切
(㱦)棄也。从
- 相关文章
-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