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华字典 > 援字的意思

援的拼音: yuán  注音:ㄩㄢˊ   异体字:愋爰

部首:扌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12画  康熙字典:援(13画)

简体部首:扌部   部外笔画:9画   总笔画:12画   造字法:形声:从扌、声 可拆字为“扌 爰”

繁体部首: 扌部   汉字是否常用:是  汉字五行:土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热情、有爱心、有力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REFC   仓颉:QBME   郑码:DPGX   中文电码:2266   区位码: 5214   四角号码: 52047

统一码:63f4   笔顺编号: 121344311354   笔顺读写:横竖横撇捺捺撇横横撇折捺   援的笔顺 一丨一ノ丶丶ノ一一ノフ丶

援字的笔顺分步演示(一笔一画写汉字)

基本字义

(援)yuán ㄩㄢˊ

    yuán(ㄩㄢˊ)

    ⒈  牵引:攀援。援之以手。

    ⒉  帮助,救助:支援。援外。援助。援军。援救。增援。孤立无援。

    ⒊  引用:援用。援引。援据。

    ⒋  执,持:援笔(拿起笔来写,如“援援而书”)。

方言集汇

粤语:jyun4 jyun6 wun4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yan1 [台湾四县腔] jen2 jen1 [梅县腔] jan1 [海陆丰腔] ren2 ren1 [客英字典] jen1 [宝安腔] jen1 [东莞腔] jen2

详细解释

yuán

〈动〉

(1) (形声。从手,爰( yuán)声。本义:拉,引)

(2) 同本义 [pull by hand]

援,引也。——《说文》

无然畔援。——《诗·大雅·皇矣》

不援其所不及。——《礼记·缁衣》

不援上。——《礼记·中庸》

男女授受不亲,嫂溺手援非正。——《豆棚闲话》

右抚剑,左援带,命驱之出。——《左传》

(3) 又如:援及(动起);援推(引之使来,推之使去)

(4) 攀援 [climb]

猱蝯善援。——《尔雅》

桃李之垂行者,莫之援也。——《吕氏春秋·下贤》

夫为四邻之援。——《国语·鲁语上》

猿猱欲渡愁攀援。——李白《蜀道难》

石崖侧削则援崖。——《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5) 又如:援系(犹攀附。旧谓求婚之谦词)

(6) 擢拔,引进推荐 [promote]

某官异材秀出,博学名家,…今乃援而进之,论者惜其晚矣。——苏轼《答曾舍人启》

(7) 又如:援进(提拔任用);援拾(提携收录)

(8) 引用 [cite;quote]

援赦减等。——清· 方苞《狱中杂记》

(9) 又如:援纳(援例纳银捐官);援例(清朝规定捐一定数额的银子,可得到官职或监生资格);援例监(按照常规捐钱取得国子监监生的资格);有例可援;援验(引证)

(10) 拯救,相救 [rescue;save]

今天下溺矣,夫子之不援,何也。——《孟子》

(11) 又如:抗美援朝;援手(伸手拉人一把以解救其困厄);援拯(援救,帮助);援应(声援接应)

(12) 执持,持 [hold]。如:援旌(执旗);援桴三鼓(指擂鼓助威);援旌擐甲(执旗穿甲);援持(执持)

词性变化

yuán

〈名〉

(1) 助,救助 [aid]

为卿后援。——《资治通鉴》

盖失强援。——宋· 苏洵《六国论》

(2) 篱笆 [hedge;fence]

好事者怜之,编竹成援,遂之生植。——柳宗元《孤松》

常用词组

援笔、援笔成章、援兵、援古证今、援建、援救、援军、援例、援外、援疑质理、援引、援用、援助

yuán

〈名〉

(1) 助,救助 [aid]

为卿后援。——《资治通鉴》

盖失强援。——宋· 苏洵《六国论》

(2) 篱笆 [hedge;fence]

好事者怜之,编竹成援,遂之生植。——柳宗元《孤松》

汉语大字典

[①][yuán][《廣韻》雨元切,平元,云。][《廣韻》王眷切,去線,云。]亦作“愋1”。
(1)牵拉,牵引。
(2)攀缘。
(3)谓依附权势往上爬。
(4)攀折。
(5)荐举;提拔。
(6)引用;引证。
(7)帮助;救助。
(8)执;持。
(9)《墨子》中的逻辑术语。谓引彼以例此。犹今言类比推理。
(10)以树木组成的园林卫护物;篱笆。
(11)戈的横刃。
(12)通“爰”。怨恨。
(13)通“爰”。缓。参见“援拔”。[②][huàn][《集韻》胡玩切,去换,曉。]见“畔援”。

康熙字典

【唐韻】雨元切【集韻】【韻會】于元切,?音袁。【說文】引也。【詩·大雅】無然畔援。【疏】畔是違道,援是引取。【
又】以爾鉤援。【傳】鉤,鉤梯也。所以鉤引上城者。【疏】援卽引也。【禮·儒行】舉賢援能。 
又【廣雅】牽也。【增韻】拔也。【禮·中庸】在下位不援上。【註】援謂牽持之也。【孟子】子欲手援天下乎。 
又刃之直而上達曰援。【周禮·冬官考工記】戈廣二寸,援四之。【註】援長八寸,直刃也。 
又【唐韻】【集韻】【韻會】?干眷切,音院。救助也,接也。【魯語】爲四鄰之援,結諸侯之信。【註】所攀援以爲助也。 
又【集韻】于願切,遠去聲。引持也。【晉語】侏儒不可使援。【註】侏儒短者,不可使抗援。 
又【集韻】【韻會】【正韻】?胡玩切,音換。與愌同。怑愌,不順也。一曰拔扈。【詩·大雅·畔援箋】猶拔扈也。○按與傳疏義別。

说文解字

引也。从手爰聲。

引也。从手爰聲。雨元切

(援)引也。大雅。以爾鉤援。毛傳。鉤援、鉤、鉤梯也。所以鉤引上城者。又無然畔援。傳曰。無是畔道。無是援取。从手。爰聲。雨元切。十四部。

英语翻译

aid, assist; lead; cite

援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yuán
①<动>拉拽;攀援。《游黄山记》:“石崖侧削则~岩。”
②<动>持;执拿。《国殇》:“~玉枹兮击鸣鼓。”
③<动>提出。《送东阳马生序》:“余立侍左右,~疑质理。”
④<动>引用。《柳敬亭传》:“~古证今,极力为之。”
⑤<名>帮助;援助。《六国论》:“盖失强~,不能独完。”
【援引】引证。推举;引荐。

带"援"字的组词

上援下推 、乞援 、交援 、以叔援嫂 、伸出援手 、修好结援 、党援 、八方支援 、军援 、势援 、叔援嫂溺 、右援 、后援 、四援 、回援 、围城打援 、围点打援 、增援 、声援 、外援 、大援 、奥援 、奥援有灵 、姻援 、媒援 、嫂溺叔援 、孤立无援 、宗援 、应援 、引援 、弹尽援绝 、强援 、形援 、待援 、戚援 、手援天下 、打援 、托援 、扳援 、投袂援戈 、抗美援朝战争 、抽援 、拯援 、捕援 、授手援溺 、接援 、推援 、掸援 、援举 、援之以手 、援交 、援例 、援傅 、援免 、援兵 、援军 、援剿 、援助 、援助交际 、援卒

带"援"字的成语

上援下推 、以叔援嫂 、八方支援 、围城打援 、围点打援 、奥援有灵 、嫂溺叔援 、孤立无援 、弹尽援绝 、投袂援戈 、授手援溺 、援之以手 、援古刺今 、援古证今 、援引荐举 、援溺振渴 、援疑质理 、援笔成章 、援笔立就 、援笔立成 、援笔而就 、援鳖失龟 、有例可援 、粮尽援绝 、首尾相援

  • 上一篇:
  • 下一篇:
  • 随机内容

您可能感兴趣

援

援

援拼音:yuán注音:ㄩㄢˊ异字体:愋 爰 ? 部首:扌部部外笔画:9画总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