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䙳的拼音: è 异体字:熛
部首:西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10画 康熙字典:䙳(15画)
简体部首:西部 部外笔画:4画 总笔画:10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西 火”
繁体部首: 西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字体结构:上下
五笔:SOU 仓颉:MWF 郑码:FJUO 中文电码: 四角号码: 10809
统一码:4673 笔顺: 一丨フ丨丨一丶ノノ丶
基本字义
(䙳)è
e4
同【熛】。
盖
康熙字典
【唐韻】補遙切【集韻】【韻會】【正韻】卑遙切,音摽。【說文】本作。火飛也。从火,票聲。【詩·小雅·燎之方楊箋】燎之方盛之時,炎熾熛怒。【史記·淮隂侯傳】熛至風起。
又【揚雄·甘泉賦】前熛闕而後應門。【註】晉灼曰:熛闕,赤色之闕。南方之帝曰赤熛怒。應門正在熛闕之內也。 【集韻】或作䙳。
又【集韻】紕招切,音漂。本作。義同。
说文解字
火飛也。从火㶾聲。讀若摽。
火飛也。从火㶾聲,讀若摽。甫遙切
(熛)火飛也。玄應引三蒼云。熛、迸火也。吕氏春秋云。突泄一熛。焚宮燒

- 相关文章
-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