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䖳的拼音: zhà 异体字:蜡 蚱
部首:虫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12画 康熙字典:䖳(12画)
简体部首:虫部 部外笔画:6画 总笔画:12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虫 宅”
繁体部首: 虫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JPTA 仓颉:LIJHP 郑码:IWMH 中文电码: 四角号码: 53114
统一码:45b3 笔顺: 丨フ一丨一丶丶丶フノ一フ
基本字义
(䖳)zhà
- 1
海蜇。水母。
康熙字典
【唐韻】除駕切,音䅊。水母也,一名羵。形如羊胃,無目,以鰕爲目。【玉篇】形如覆笠,泛泛常浮隨水。【爾雅翼】䖳生東海,正白,濛濛如沫,
又如凝血,縱廣數尺,有智識,無頭目處所,故不知避人。衆鰕附之,隨其東西,故《江賦》曰水母目鰕也。
又【韻會】陟駕切,音咤。義同。亦作吒。
说文解字
蠅䏣也。《周禮》:“蜡氏掌除骴。”从虫昔聲。
蠅䏣也。《周禮》:“蜡氏掌除骴。”从虫昔聲。鉏駕切
(蜡)蠅䏣也。肉部曰。䏣、蠅乳肉中也。蜡䏣音義皆通。周禮蜡氏掌徐骴。蜡氏、秋官職也。鄭曰。蜡、骨肉

- 相关文章
-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