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䟆的拼音: bì,bó 异体字:蹕
部首:走部 部外笔画: 10画 总笔画:17画 康熙字典:䟆(18画)
简体部首:走部 部外笔画:10画 总笔画:17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走 畢”
繁体部首: 走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字体结构:左下包围
五笔:FHLF 仓颉:GOWTJ 郑码:BOEB 中文电码: 四角号码: 46805
统一码:47c6 笔顺: 一丨一丨一ノ丶丨フ一一一丨丨一一丨
基本字义
(䟆)bì,bó
康熙字典
【廣韻】?吉切【集韻】【韻會】【正韻】壁吉切,?音必。【說文】止行也。一曰竈上祭名。【博雅】止也。【玉篇】與蹕同。【周禮·秋官·大司?】凡邦之大事,使其屬蹕。【釋文】蹕,本亦作䟆。【史記·梁孝王世家】出言蹕,入言警。
说文解字
止行也。一曰竈上祭名。从走畢聲。
止行也。一曰竈上祭名。从走畢聲。卑吉切
(䟆)止行也。今禮經皆作蹕。惟大司寇釋文作䟆。云本亦作蹕。是可見古經多後人改竄。亦有僅存古字也。五經文字曰。䟆、止行也。梁孝王傳。出稱警。入言䟆。一曰竈上祭名也。篇、韵皆有襅字。云竈上祭。从走。畢聲。卑吉切。十二部。- 相关文章
-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