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蚣的拼音: gōng,zhōng 注音:ㄍㄨㄥ ㄓㄨㄥ 异体字:蜙
部首:虫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10画 康熙字典:蚣(10画)
简体部首:虫部 部外笔画:4画 总笔画:10画 造字法:形声:从虫、公声 可拆字为“虫 公”
繁体部首: 虫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汉字五行:木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自信,独立,成功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JWCY 仓颉:LICI 郑码:IOZS 中文电码:5733 区位码: 8228 四角号码: 58132
统一码:86a3 笔顺编号: 2512143454 笔顺读写:竖折横竖横捺撇捺折捺 蚣的笔顺 丨フ一丨一丶ノ丶フ丶
蚣字的笔顺分步演示(一笔一画写汉字)
基本字义
(蚣)gōng,zhōng ㄍㄨㄥ ㄓㄨㄥ
蚣gōng(ㄍㄨㄥ)
⒈ 〔蜈蚣〕见“蜈”。
其他字义
蚣zhōng(ㄓㄨㄥ)
⒈ 〔蚣蝑〕即“螽斯”。
方言集汇
粤语:gung1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gung1 [陆丰腔] gung1 [海陆丰腔] gung1 [东莞腔] gung1 [客英字典] gung1 [梅县腔] gung1 [宝安腔] gung1 [客语拼音字汇] gung1
详细解释
蚣 gōng
——见“蜈蚣” wúgōng
汉语大字典
[①][gōng][《廣韻》古紅切,平東,見。]见“蜈蚣”。[②][shōng][《廣韻》職容切,平鍾,章。][《集韻》思恭切,平鍾,心。]亦作“蜙1”。亦作“蜙2”。见“蚣2蝑”。
康熙字典
【唐韻】【正韻】古紅切【集韻】沽紅切,?音公。【玉篇】蜈蚣也。【本草別錄】蜈蚣,生大吳川谷及江南,頭足赤者良。宗奭曰:蜈蚣,背光,黑綠色,足赤腹黃。有被螫者,以烏雞屎或大蒜塗之,卽愈。時珍曰:蜈蚣西南處處有之,春出冬蟄,節節有足,雙鬚岐尾,性畏蜘蛛,以溺射之,卽斷爛。
又草名。地蜈蚣,生塍野中,形穗甚長,根葉入藥,治一切癰腫。
又【集韻】思融切,音嵩。蚣蝑。詳蜙字註。
又思恭切,音淞。義同。
又【韻會】諸容切,音鐘。亦蟲名。
说文解字
蜙蝑,以股鳴者。从虫松聲。蚣:蜙或省。
蜙蝑,以股鳴者。从虫松聲。蚣,蜙或省。息恭切〖注〗臣鉉等曰:今俗作古紅切,以爲蜈蚣蟲名。
臣鉉等曰:今俗作古紅切,以爲蜈蚣蟲名。
(蜙)蜙蝑,雙聲。舂黍也。詩釋文曰:楊雄、許愼皆云舂黍。陸氏所據有此三字,今補。周南傳曰:斯螽,蜙蝑也。豳風傳曰:螽斯,蜙蝑也。釋蟲曰:蜤螽,蜙蝑。舍人曰:今所謂舂黍也。方言曰:舂黍謂之蜙蝑。詩斯螽卽螽斯。爾雅蜇卽斯。蜙蝑、舂黍皆雙聲,蜙舂、蝑黍又曡韵。陸璣疏曰:幽州人謂之舂箕,蝗類也。㠯股鳴者。考工記梓人文。鄭曰:股鳴,蜙蝑動股屬。七月曰:五月斯螽動股。从虫松聲。息恭切。九部。陸氏引許愼思弓反。
(蚣)蜙或省。毛詩如此作。
英语翻译
centipede
带"蚣"字的组词
蚣蝑 、蜈蚣 、蜈蚣船 、蜈蚣草
- 相关文章
- · 蜈蚣咬伤了怎么处理 急救方法
-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