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䨆的拼音: bí,bì,xù 异体字:鷩
部首:隹部 部外笔画: 11画 总笔画:19画 康熙字典:䨆(20画)
简体部首:隹部 部外笔画:11画 总笔画:19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敝 隹”
繁体部首: 隹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字体结构:上下
五笔:UMIY 仓颉:FKOG 郑码:KVMN 中文电码: 四角号码: 98215
统一码:4a06 笔顺: 丶ノ丨フ丨ノ丶ノ一ノ丶ノ丨丶一一一丨一
基本字义
(䨆)bí,bì,xù
康熙字典
【集韻】同鷩。詳鳥部鷩字註。
说文解字
赤雉也。从鳥敝聲。《周禮》曰:“孤服鷩冕。”
赤雉也。从鳥敝聲。《周禮》曰:“孤服鷩冕。”幷列切
(鷩)赤雉也。隹部雉十四穜。有鷩雉。釋鳥。鷩雉。樊光曰。丹雉也。左傳。丹鳥氏司閉也。杜曰。丹鳥、鷩雉也。以立秋來。立冬去。入大水爲蜃。周禮鷩冕注曰。鷩畫以雉。謂華蟲也。華蟲、五色之蟲。繢人職曰鳥獸蛇襍四時五色以章之、謂是也。考工記鳥獸蛇注曰。蟲之毛鱗有文采者也。按鄭意鷩爲雉五色。不云赤雉也。許云赤雉。與樊光合。从鳥。敝聲。幵列切。十五部。周禮曰。孤服鷩冕。司服曰。矦伯之服。自鷩冕而下如公之服。此云孤服鷩冕者、葢以天子之孤當矦伯。- 相关文章
-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