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拘的拼音: jū,gōu 注音:ㄐㄨ ㄍㄡ 异体字:佝抅
挶
部首:扌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8画 康熙字典:拘(9画)
简体部首:扌部 部外笔画:5画 总笔画:8画 造字法:形声:从扌、句声 可拆字为“扌 句”
繁体部首: 扌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汉字五行:木 吉凶寓意:吉 姓名学:个性,独立,温柔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RQKG 仓颉:QPR 郑码:DRJ 中文电码:2153 区位码: 3048 四角号码: 57020
统一码:62d8 笔顺编号: 12135251 笔顺读写:横竖横撇折竖折横 拘的笔顺 一丨一ノフ丨フ一
拘字的笔顺分步演示(一笔一画写汉字)
基本字义
(拘)jū,gōu ㄐㄨ ㄍㄡ
拘jū(ㄐㄨ)
⒈ 逮捕或扣押:拘捕。拘系。拘留。拘拿。拘囚。拘禁。拘押。
⒉ 限,限制:拘束。拘谨。不拘小节。
⒊ 固执,不变通:拘泥。拘礼。拘迂。
其他字义
拘gōu(ㄍㄡ)
⒈ 遮蔽:“凡为长者粪之礼,必加帚于箕上,以袂拘而退”。
方言集汇
粤语:keoi1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gi1 ki1 [东莞腔] ki1 [客英字典] gi1 ki1 [台湾四县腔] gi1 ki1 [梅县腔] gi1 [陆丰腔] gi1 [宝安腔] gi1 ki1 [沙头角腔] gi1 [海陆丰腔] gi1 ki1
详细解释
拘 jū
〈动〉
(1) (会意。从手,从句,句亦声。本义:拘留,拘禁)
(2) 同本义 [arrest;detain]
拘,止也。——《说文》
艮为拘随物系之。——《易·说卦》传
拘系之乃从。——《易·随》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狎徐君,拘 齐庆封。——《韩非子·十过》
(3) 又如:拘证(缉拿审问);拘刷(通缉;拘捕);拘究(拘留审察);拘制(拘禁,系缚); 拘责(拘留责罚);拘闭(拘禁,扣押)
(4) 束缚;限制 [restrain;constrain]
使人拘而多畏。——《汉书·司马迁传》
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荀子·宥坐》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庄子·秋水》
拘,犹限也。——《后汉书·王霸传》注
而不肖者拘焉。——《淮南子·泛论》。注:“犹检也。”
(5) 又如:拘紧(约束、束缚得紧);拘管(管教约束);拘逼(束缚,强迫);拘定(限定);拘卷(拘倦。约束,不自在);拘虚(受限于居所)
(6) 拘守;拘泥于 [stick to]
不拘于时。——唐· 韩愈《师说》
拘以定月。——宋· 沈括《梦溪笔谈》
(7) 如:拘文牵墨(拘泥于文章教化,或受文章束缚);拘文牵义(拘泥于字义、文义)
(8) 抽搐 [twitch;constricture]
筋肉拘苛。——《素问·至真要大论》
拘挛犹拘束也。——《后汉书·曹褒传》注
(9) 又如:拘苛(抽搐;痉挛);拘急(因感受风寒而身体痉挛、抽搐);拘拳(拘挛拳曲。引申为受束缚而不自由);拘缀(痉挛)
(10) 通“钩( gōu)”。钩取,探取 [fish for]
不荣通,不醜穷;不拘一穷,是圣人之辩者也。——《庄子·天地》
(11) 通“痀”。曲,痉挛;痀偻,曲背 [bend]
夫指之拘也,莫不求伸也。——《淮南子·泰族》
常用词组
拘捕、拘传、拘忌、拘检、拘谨、拘禁、拘礼、拘留、拘留所、拘挛、拘挛儿、拘拿、拘泥、拘票、拘牵、拘囚、拘守、拘束、拘束、拘押、拘役、拘迂、拘执
汉语大字典
[①][jū][《廣韻》舉朱切,平虞,見。]
(1)制止;禁止。
(2)逮捕;囚禁。
(3)束缚;拘束。
(4)指拘守;约束。
(5)局限;限制。
(6)常与“不”连用,犹不论,不管。
(7)拘泥;固执。
(8)抽搐。
(9)召;征。参见“拘集”、“拘賣”。
(10)节拍。
(11)斩断的枯树枝。一说近根盘错处。[②][gōu][《集韻》居侯切,平侯,見。]
(1)遮蔽。
(2)轻微地牵引。
(3)取。
(4)弯曲。
(5)勾拉。[③][qú]同“劬1”。参见“拘3拘”。[④][jǔ][《集韻》果羽切,上麌,見。]拘涧,水名。
康熙字典
【唐韻】舉朱切【集韻】【韻會】恭于切,?音駒。【說文】止也。【徐曰】物去,手能止之也。【廣韻】執也。【易·隨卦】拘係之,乃從維之。【書·酒誥】盡執拘以歸于周。【左傳·僖三十三年】武夫力而拘諸原。
又【史記·汲黯傳】弘大體,不拘文法。【前漢·司馬遷傳】隂陽之術大詳而衆忌諱,使人拘而多畏。【註】拘,曲礙也。【集韻】或作句。
又作?。別作佝。
又【集韻】【韻會】【正韻】?居侯切,音鉤。擁也。【禮·曲禮】必加帚於箕上,以袂拘而退。【註】以袂擁帚之前,埽而郤行之。
又取也。【禮·曲禮】凡僕人之禮,必授人綏,若僕者降等,則撫僕之手,不然,則自下拘之。【疏】却手從僕手下自拘取之。
又曲也。與句同。【荀子·哀公篇】古之王者,有務而拘領者矣。【註】務讀爲冒。覆項也,句領,繞頸也。
又摟聚也。
又【正韻】求於切,音渠。【莊子·達生篇】吾處身也,若橛株拘。
又【集韻】果羽切,音矩。【前漢·地理志】拘㵎水至邯鄲入白渠。【註】應劭讀。
又俱遇切,音句。拘挐,不展也。
又【集韻】【韻會】?拘玉切。與挶通。戟持也。【前漢·五行志】撠高后掖。【註】拘持之也。◎按詩傳,戟挶義同。故註釋互用。
说文解字
止也。从句从手,句亦聲。
止也。从句从手,句亦聲。舉朱切
(拘)止也。从手句。手句者、以手止之也。句亦聲。舉朱切。古音在四部。讀如鉤。
英语翻译
restrain, seize, detain
拘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jū
①<动>拘捕;拘禁。《殽之战》:“武夫力而~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
②<动>束缚;限制。《采草药》:“岂可一切~以定月哉?”
③<形>拘束;拘泥。《汉书•司马迁传》:“使人~而多畏。”
【拘介】廉正自守。
带"拘"字的组词
一拘 、不拘 、不拘一格 、不拘小节 、不拘常次 、不拘形迹 、不拘文法 、不拘禁忌 、不拘细节 、不拘细行 、不拘绳墨 、井管拘墟 、任达不拘 、例拘 、倨拘 、刑事拘留 、囚拘 、墟拘 、官拘 、小拘 、急张拘诸 、急獐拘猪 、急章拘诸 、执拘 、拘世 、拘介 、拘介之士 、拘传 、拘作 、拘俗 、拘俗守常 、拘信 、拘倦 、拘催 、拘儒 、拘儒之论 、拘儜 、拘制 、拘刷 、拘劫 、拘卖 、拘占 、拘卢舍 、拘厄 、拘唤 、拘囚 、拘囹 、拘囿 、拘坼 、拘墟 、拘墟之见 、拘士 、拘头 、拘奇抉异 、拘女 、拘学 、拘守 、拘定 、拘审 、拘局
带"拘"字的成语
不拘一格 、不拘小节 、不拘形迹 、不拘细节 、不拘细行 、井管拘墟 、任达不拘 、急张拘诸 、急獐拘猪 、拘俗守常 、拘奇抉异 、拘挛补衲 、拘文牵义 、拘文牵俗 、拘神遣将 、放浪不拘 、放浪无拘 、放纵不拘 、放诞不拘 、无拘无束 、无拘无碍 、无拘无缚 、无束无拘 、泥古拘方 、疏宕不拘 、跌荡不拘 、通脱不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