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的拼音: dān 注音:ㄉㄢ 异体字:㐤㣋
部首:丿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4画 康熙字典:丹(4画)
简体部首:丿部 部外笔画:3画 总笔画:4画 造字法:象形 可拆字为“冂(丹) 丶”
繁体部首: 丿部 汉字是否常用:是 汉字五行:火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诚心、真诚、赤诚心之意 字体结构:单一
五笔:MYD 仓颉:BY 郑码:QSVV 中文电码:0030 区位码: 2104 四角号码: 77440
统一码:4e39 笔顺编号: 3541 笔顺读写:撇折捺横 丹的笔顺 ノフ丶一
丹字的笔顺分步演示(一笔一画写汉字)
基本字义
(丹)dān ㄉㄢ
丹dān(ㄉㄢ)
⒈ 红色:丹砂(朱砂)。丹桂(观赏植物,花为橘红色)。丹心碧血(赤诚的忠心,珍贵的热血)。丹青。
⒉ 依成方制成的颗粒状或粉末状的中药:丸散膏丹。
⒊ 姓。
方言集汇
粤语:daan1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dan1 [梅县腔] dan1 [客语拼音字汇] dan1 [客英字典] dan1 [东莞腔] dan1 [沙头角腔] dan1 [宝安腔] dan1 [海陆丰腔] dan1 [陆丰腔] dan1
潮州话:dang1(tang 旧时:tan)
详细解释
丹 dān
〈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外面框框象矿井形,里边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表示那里有丹砂。本义:辰砂,朱砂)
(2) 同本义 [cinnabar]
丹,巴越之赤石也。象采丹井。——《说文》
砺砥砮丹。——《书·禹贡》
有始州之国,有丹山。——《山海经·大荒北经》
加之以丹矸。——《荀子·正论》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入所罾鱼腹中。——《史记·陈涉世家》
(3) 又如:丹矸(丹砂);丹砂(一种红色矿物,也叫“朱砂”);丹砾(矿物之丹砂,可为药用);丹铅(丹砂和铅粉,是古人校勘文字的用具)
(4) 道家炼制的所谓长生不老药。又称丹头;丹液 [pills of immortality]。如:炼丹;丹剂(丹药,丹饵)
(5) 古代用作染色的颜料 [red pigment]
凡画者丹质。——《仪礼·乡射礼记》
(6) 指南方。古代五行说以五色配五方,南方属火,火色丹,故称 [southern]。如:丹山(南方当日之地)
(7) 帝王的,帝王居住的 [imperial]。如:丹诏(皇帝的诏书);丹跸(帝王的车驾);丹书铁券(皇帝颁给功臣使其世代享受免罪特权的诏书)
(8) 依成方制成的颗粒状或粉末状的中成药 [pellet;powder]
山海丹
灵丹妙药
词性变化
丹 dān
〈形〉
(1) 红色,赤色 [red]
染羽以朱湛丹秫。——《周礼·考工记》
颜如渥丹。——《诗·秦风·终南》
日上正赤如丹。——姚鼐《登泰山记》
(2) 又如:丹秫(赤粟);丹陛云墀(雕刻着云彩的红色台阶);丹阙(宫殿前两边用红色染饰的楼台);丹毫(红颜色的笔);丹陛(红色的台阶)
(3) 赤诚 [whole hearted]。如:丹悃(真诚;赤诚之心);丹诚(丹赤诚衷之心);丹禁(天子居住的禁城)
(4) 炼丹的 [making pills of immortality]。如:丹鼎(道家语。一种炼丹的器具);丹丘(神话中的神仙之境。日夜皆明);丹台(道家语。神仙居住的地方)
丹 dān
〈动〉
(1) 涂染成红色 [redden]
杀卒四万,血丹野。——《新唐书》
(2) 又如:丹野
常用词组
丹墀、丹顶鹤、丹毒、丹垩、丹方、丹凤眼、丹桂、丹青、丹砂、丹参、丹田、丹水、丹心
丹 dān
〈形〉
(1) 红色,赤色 [red]
染羽以朱湛丹秫。——《周礼·考工记》
颜如渥丹。——《诗·秦风·终南》
日上正赤如丹。——姚鼐《登泰山记》
(2) 又如:丹秫(赤粟);丹陛云墀(雕刻着云彩的红色台阶);丹阙(宫殿前两边用红色染饰的楼台);丹毫(红颜色的笔);丹陛(红色的台阶)
(3) 赤诚 [whole hearted]。如:丹悃(真诚;赤诚之心);丹诚(丹赤诚衷之心);丹禁(天子居住的禁城)
(4) 炼丹的 [making pills of immortality]。如:丹鼎(道家语。一种炼丹的器具);丹丘(神话中的神仙之境。日夜皆明);丹台(道家语。神仙居住的地方)
丹 dān
〈动〉
(1) 涂染成红色 [redden]
杀卒四万,血丹野。——《新唐书》
(2) 又如:丹野
汉语大字典
[①][dān][《廣韻》都寒切,平寒,端。]
(1)丹砂;朱砂。
(2)指不同色泽的美石。
(3)红色。
(4)涂染成红色。
(5)道家炼制的所谓长生不老药。
(6)精炼的成药。
(7)指南方。古代五行说以五色配五方,南方属火,火色丹,故称。
(8)喻赤忱。
(9)形容色彩绚丽。见“丹霄”。
(10)通“單”。放在整数与零数之间。
(11)姓。晋代有丹木。见《风俗通》。
康熙字典
〔古文〕?㣋?【唐韻】都寒切【集韻】【韻會】多寒切【正韻】都艱切,?音單。赤色丹砂也。【書·禹貢】礪砥砮丹。【山海經】丹以赤爲主,黑白皆丹之類。【陶弘景曰】卽朱砂也。
又道家以烹鼎金石爲外丹,吐故納新爲內丹。【黃庭經】九轉八瓊丹。【註】八者:朱砂,雄黃,空靑,硫黃,雲母,戎鹽,硝石,雌黃也。
又【博物志】和氣相感,則陵出黑丹。仁主壽昌,民延壽命,天下太平。
又以朱色塗物曰丹。【揚雄·解嘲】朱丹其轂。
又容美曰渥丹。【詩·秦風】顏如渥丹。
又赤心無僞曰丹。【謝朓詩】旣秉丹石心,寧流素絲涕。
又姓。漢丹玉,宋丹山,明丹衷。
又丹陽,郡名。漢武帝攺鄣郡爲丹陽郡。晉武帝分立宣城,毗陵二郡。
又州名。本赤翟地,元魏置汾州,後改丹州。
又【崔豹古今註】丹徼,南方徼,色赤,故稱丹徼,爲南方之極也。
又丹丹,國名。見【南史】。
又【山海經】鳳凰產于丹穴。
又竊丹,鳥名。爲九鳳之一。
又牡丹,花名。【本草】一名鼠姑。
又木丹,梔子花別名。紫丹,茈草別名。
又叶都懸切,音顚。【陸機·羅敷歌】南崖充羅幕,北渚盈輧軒。淸川含藻景,高岸被華丹。 【說文】丹巴,越赤石。外象丹井,中象丹形,靑彤雘等字从此。
说文解字
巴越之赤石也。象采丹井,一象丹形。凡丹之屬皆从丹。?:古文丹[?]。㣋:亦古文丹[?]。
巴越之赤石也。象采丹井,一象丹形。凡丹之屬皆从丹。,古文丹。㣋,亦古文丹。都寒切〖注〗
,《五音集韻》古文丹。
(丹)巴越之赤石也。巴郡、南越皆出丹沙。蜀都賦:丹沙赩熾出其坂。謂巴也。吳都賦:赬丹明璣。謂越也。丹者,石之精,故凡藥物之精者曰丹。象采丹井。謂也。采丹之井,史記所謂丹穴也。蜀、吳二都賦注皆云:出山中,有穴。丶象丹形。都寒切。十四部。凡丹之屬皆从丹。
()古文丹。
(㣋)亦古文丹。按此似是古文彤。
英语翻译
cinnabar (native HgS); vermilion(artificial HgS used as pigment)
丹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dān
①<名>丹砂;朱砂。《孔雀东南飞》:“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
②<名>古代方士用丹砂汞炼制的所谓长生不老药。江淹《别赋》:“守~灶而不顾。”
③<形>红的。《林黛玉进贾府》:“~唇未启笑先闻。”
④<形>忠诚;忠贞。《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心照汗青。”【辨】赤,朱,丹,绛,红。五个字都表示红色,按它们的由深及浅的不同程度排列,就是绛、朱、赤、丹,红。
【丹笔】书写罪人名册所用的红笔。
【丹墀】古代宫殿前的石阶,漆成红色,称为~
【丹款】赤诚的心。
【丹侣】道士。
【丹青】1.丹砂和青雘两种可作颜料的矿物。2.泛指绘画用的颜色。3.丹青不易褪色,所以用来比喻光明显著。4.古代丹册纪勋,青史纪事,丹青犹史册。5.树名。
带"丹"字的组词
一寸丹 、一寸丹心 、一片丹心 、七返丹 、七返还丹 、万应灵丹 、三丹田 、三仙丹 、上丹田 、上元丹田 、上有丹沙下有黄金 、下丹田 、不丹 、东丹 、中丹田 、丸丹 、丸散膏丹 、丹丘 、丹东市 、丹之所藏者赤 、丹乌 、丹书 、丹书白马 、丹书铁券 、丹书铁契 、丹井 、丹元 、丹光 、丹册 、丹冥 、丹凤 、丹凤城 、丹凤朝阳 、丹凤眼 、丹凤舄 、丹凤阙 、丹切 、丹华 、丹参 、丹台 、丹叶 、丹哥 、丹唇 、丹图 、丹地 、丹坟 、丹垩 、丹基 、丹墀 、丹墨 、丹士 、丹头 、丹字 、丹实 、丹客 、丹室 、丹宫 、丹家 、丹宸 、丹寸
带"丹"字的成语
一寸丹心 、一片丹心 、七返丹 、七返还丹 、万应灵丹 、丹之所藏者赤 、丹书白马 、丹书铁券 、丹书铁契 、丹凤朝阳 、丹心如故 、丹心碧血 、丹楹刻桷 、丹漆随梦 、丹铅甲乙 、丹青不渝 、丹青妙手 、丹黄甲乙 、唇如激丹 、好丹非素 、妙手丹青 、施丹傅粉 、朝阳丹凤 、朱丹其毂 、浮翠流丹 、灵丹圣药 、灵丹妙药 、牡丹花好,终须绿叶扶持 、牡丹虽好,全仗绿叶扶 、牡丹虽好,全仗绿叶扶持 、牡丹虽好,全凭绿叶扶持 、牡丹虽好,终须绿叶扶持 、璇霄丹台 、璇霄丹阙 、留取丹心照汗青 、白发丹心 、碧血丹心 、视丹如绿 、郄诜丹桂 、郤诜丹桂 、金丹换骨 、青竹丹枫 、颜丹鬓绿 、飞阁流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