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薜的拼音: bì 注音:ㄅ一ˋ 异体字:蘗
部首:艹部 部外笔画: 13画 总笔画:16画 康熙字典:薜(19画)
简体部首:艹部 部外笔画:13画 总笔画:16画 造字法:形声:从艹、辟声 可拆字为“艹 辟”
繁体部首: 艹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汉字五行:木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稳重,自信,高贵之意 字体结构:上下
五笔:ANKU 仓颉:TSRJ 郑码:EXJS 中文电码:5643 区位码: 6221 四角号码: 44241
统一码:859c 笔顺编号: 1225132514143112 笔顺读写:横竖竖折横撇竖折横捺横捺撇横横竖 薜的笔顺 一丨丨フ一ノ丨フ一丶一丶ノ一一丨
薜字的笔顺分步演示(一笔一画写汉字)
基本字义
(薜)bì ㄅ一ˋ
薜bì(ㄅ一ˋ)
⒈ 古书上指当归。
⒉ 〔薜荔〕常绿灌木,茎蔓生,果实球形,可做淀粉,捣汁可做饮料。简称“薜”,如“薜萝”。
⒊ 古书上指野麻。
方言集汇
粤语:bai6
客家话:[梅县腔] pit7 [台湾四县腔] pit7 [客英字典] pit7 [海陆丰腔] pit7
详细解释
薜 bì
〈名〉
(1) 指薜荔,木本植物 [climbing fig;creeping fig]。如:薜服(即薜衣);薜户(为薜荔所缠绕的门户。指隐者的住所)
(2) 姓
汉语大字典
[①][bì][《廣韻》蒲計切,去霽,並。]见“薜荔”。[②][bó][《集韻》弼角切,入覺,並。]器物破裂。[③][pì][《集韻》匹辟切,入昔,滂。]通“僻1”。偏僻。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蒲計切,音備。【說文】牡贊也。卽薜茘。【屈原·離騷】貫薜茘之落蘂。
又博厄切,音檗。【爾雅·釋草】薜,山蘄。【註】當歸也。
又薜,山麻。【註】麻生山中者名薜。
又必益切,音辟。義同。
又弼角切,音雹。【周禮·冬官考工記·陶人】凡陶旊之事,髻墾薜暴不入市。【註】薜,破裂也。劉昌宗讀雹。
又與僻同。【前漢·揚雄傳】陋三神之阨薜。
说文解字
牡贊也。从艸辟聲。
牡贊也。从艸辟聲。蒲計切
(薜)牡贊也。見釋艸。从艸。辟聲。蒲計切。古音在十六部。
英语翻译
evergreen shrubs, ligusticum
带"薜"字的组词
萝薜 、薜带 、薜户 、薜服 、薜荔 、薜荔衣 、薜萝 、薜萝子 、薜萝衣 、薜衣 、解薜 、阸薜
- 相关文章
-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