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侪的拼音: chái 注音:ㄔㄞˊ
部首:亻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8画 康熙字典:侪(16画)
简体部首:亻部 部外笔画:6画 总笔画:8画 造字法:会意:从亻、从齐 可拆字为“亻 齐”
繁体部首: 亻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汉字五行:金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内敛,睿智,聪颖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WYJH 仓颉:OYKL 郑码:NSND 中文电码:0322 区位码: 5713 四角号码: 20224
统一码:4faa 笔顺编号: 32413432 笔顺读写:撇竖捺横撇捺撇竖 侪的笔顺 ノ丨丶一ノ丶ノ丨
侪字的笔顺分步演示(一笔一画写汉字)
基本字义
(侪)chái ㄔㄞˊ
侪(儕)chái(ㄔㄞˊ)
⒈ 等辈,同类的人们:侪类。侪辈。吾侪(我们这些人)。
⒉ 婚配:“侪男女使莫违”。
方言集汇
粤语:caai4
潮州话:思耶5(纱5)
详细解释
侪
儕 chái
〈名〉
(1) (形声。从人,齐声。本义:同辈,同类的人) 同本义。又称:侪辈 [fellows;associates]
侪,等輩也。——《说文》
侪,耦也。——《汉书·扬雄传》注
吾侪小人。——《左传·宣公十一年》
晋郑同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故先王之喜怒皆得其侪焉。——《礼记·乐记》。注:“犹輩类。”
文王犹用众,况吾侪乎?——《左传·成公二年》
此故吾侪同说书者也,今富贵若此!——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2) 又如:同侪(同辈的人)
词性变化
侪
儕 chái
〈副〉
一起 [together]
长幼侪居。——《列子·汤问》
汉语大字典
[①][chái][《廣韻》士皆切,平皆,崇。]“侪1”的繁体字。
(1)辈,类。
(2)等同,并列。
(3)婚配,结成配偶。
(4)方言。全,都。
(5)普通,一般。参见“儕民”。
康熙字典
【唐韻】士皆切【集韻】【韻會】牀皆切,?音柴。等輩也。【禮·樂記】先王之喜怒,皆得其儕焉。【註】儕猶輩類。【左傳·僖二十三年】晉鄭同儕。
又【成二年】文王猶用衆,况吾儕乎。【列子·湯問篇】長幼儕居。
又叶相稽切,音齊。【齊王元長雙樹歌】春王玉所府,檀林芳所棲。庵園無異轍,祗舒有同儕。
又叶仕之切,音時。【韓愈·猛虎行】猛虎雖云惡,亦各有匹儕。羣行深谷閒,百獸望風低。
说文解字
等輩也。从人齊聲。《春秋傳》曰:“吾儕小人。”
等輩也。从人齊聲。《春秋傳》曰:“吾儕小人。”仕皆切
等輩也。等、齊也。故凡齊皆曰等。樂記曰。先王之喜怒。皆得其儕焉。喜則天下和之。怒則暴亂者畏之。注。儕猶輩類。从人。齊聲。仕皆切。十五部。春秋傳曰。吾儕小人。左傳宣十一年、襄十七年文。
英语翻译
a company, companion; together
侪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chái
①<名>类;等。《左传•成公二年》:“文王犹用众,况吾~乎?”《柳敬亭传》:“此故吾~同说书者也,今富贵若此!”(吾侪: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我们”。)
②<副>一起;混同。《列子•汤问》:“长幼~居……男女杂游。”
③<动>相为配偶。《汉书•扬雄传》:“~男女,使莫违。”
【侪辈】同辈。陈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韩遂请与公相见,公与遂父同岁孝谦,又与遂同时~,于是交与语移时,不及军事。”
【侪流】同类的人,同辈。韩愈《唐故江南西道观察使王公神道碑铭》:“复拜中书舍人。既至京师,~无在者。”
【侪伦】同辈。
带"侪"字的组词
丑侪 、伦侪 、例侪 、侪伍 、侪众 、侪伦 、侪侣 、侪俗 、侪偶 、侪匹 、侪好 、侪居 、侪属 、侪徒 、侪民 、侪流 、侪等 、侪类 、侪辈 、凌侪 、匹侪 、卑论侪俗 、同侪 、吾侪 、朋侪 、虎党狐侪 、蠢侪 、诗酒朋侪 、逸侪
带"侪"字的成语
虎党狐侪 、诗酒朋侪
- 相关文章
-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