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褒的拼音: bāo 异体字:襃闁裦
部首:衣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15画 康熙字典:褒(15画)
简体部首:衣部 部外笔画:9画 总笔画:15画 造字法:形声:从衣、保声 可拆字为“衣 保”
繁体部首: 衣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汉字五行:水 吉凶寓意:吉 姓名学:稳重,多才,活泼之意 字体结构:上中下
五笔:YWKE 仓颉:YODV 郑码:SNFR 中文电码:9181 区位码: 1693 四角号码: 00732
统一码:8912 笔顺编号: 413225112343534 笔顺读写:捺横撇竖竖折横横竖撇捺撇折撇捺 褒的笔顺 丶一ノ丨丨フ一一丨ノ丶ノフノ丶
褒字的笔顺分步演示(一笔一画写汉字)
基本字义
(褒)bāo
褒bāo(ㄅㄠ)
⒈ 赞扬,夸奖,与“贬”相对:褒奖。褒扬。褒贬。褒义词。
⒉ 衣襟宽大:褒衣博带。
⒊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陕西省勉县东南。亦称“有褒”。
方言集汇
粤语:bou1
客家话:[海陆丰腔] bau1 bo1 [宝安腔] bau1 [台湾四县腔] bau1 bo1 [东莞腔] bau1 [陆丰腔] bo1 [梅县腔] bau1 [客英字典] bau1 [客语拼音字汇] bau1 bo1
潮州话:pau1
详细解释
褒 bāo
〈形〉
(1) (形声。从衣,保声。本义:衣襟宽大)
(2) 同本义 [loose]
褒,衣博裙。——《说文》
岂必褒衣博带,句襟委章甫哉?——《淮南子·泛论》
(3) 又如:褒袖(宽大的袖子);褒衣博带(大衣服,宽带子。是古代儒者所穿的衣服)
(4) 高大;广大 [high;tall;vast]。如:褒益(增广补益);褒增(夸大增益)
词性变化
褒 bāo
〈动〉
(1) 嘉奖,表扬 [commend;honor;praise]
非敢褒其可褒,而贬其可贬也。——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2) 又如:褒赞(赞扬称美);褒显(褒扬。称美显扬);褒赏(奖赏)
常用词组
褒贬、褒禅山、褒奖、褒扬、褒义、褒义词
褒 bāo
〈动〉
(1) 嘉奖,表扬 [commend;honor;praise]
非敢褒其可褒,而贬其可贬也。——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2) 又如:褒赞(赞扬称美);褒显(褒扬。称美显扬);褒赏(奖赏)
汉语大字典
[①][bāo]同“襃1”。亦作“闁1”。
康熙字典
【唐韻】俗襃字。
说文解字
衣博裾。从衣,?省聲。?,古文?。
衣博裾。从衣,省聲。
,古文
。博毛切
(襃)衣博裾。博裾謂大其袌囊也。漢書。褒衣大袑。謂大其衣絝之上也。引伸之爲凡大之偁。爲褒美。从衣。省聲。博毛切。古音在三部。
作褒、作裒。
古文
。
英语翻译
praise, commend, honor, cite
褒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bāo
①<名>宽大的衣襟。《淮南子•汜论》:“岂必~衣博带。”李白《嘲鲁儒》:“秦家丞相府,不重~衣人。”
②<动>表扬;赞扬。《汉书•王成传》:“宣帝最先~之。”《答李翊鸪》:“非敢~其可褒而贬其可贬也。”
带"褒"字的组词
一字褒贬 、不置褒贬 、博带褒衣 、嬖褒 、宠褒 、寓贬于褒 、旌褒 、无褒弹 、游褒禅山记 、示贬于褒 、称褒 、笔削褒贬 、腾褒 、荣褒 、衣褒带博 、褒义 、褒义词 、褒善贬恶 、褒奖 、褒姒 、褒扬 、褒禅山 、褒衣博带 、褒衣危冠 、褒词 、褒贤遏恶 、褒贬 、褒贬与夺 、褒赏 、褒采一介 、鄂褒
带"褒"字的成语
一字褒贬 、不置褒贬 、博带褒衣 、寓贬于褒 、示贬于褒 、笔削褒贬 、褒善贬恶 、褒衣博带 、褒衣危冠 、褒贤遏恶 、褒贬与夺 、褒采一介
- 相关文章
- · 趋之若鹜是褒义还是贬义
-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