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慭的拼音: yìn 注音:一ㄣˋ 异体字:憖
部首:心部 部外笔画: 11画 总笔画:15画 康熙字典:慭(15画)
简体部首:心部 部外笔画:11画 总笔画:15画 造字法:形声:下形上声 可拆字为“来(猌) 心”
繁体部首: 心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魅力,内敛,安康之意 字体结构:上下
五笔:GODN 仓颉:DKP 郑码:BDSW 中文电码: 区位码: 四角号码: 53338
统一码:616d 笔顺编号: 143123413444544 笔顺读写:横捺撇横竖撇捺横撇捺捺捺折捺捺 慭的笔顺 一丶ノ一丨ノ丶一ノ丶丶丶フ丶丶
慭字的笔顺分步演示(一笔一画写汉字)
基本字义
(慭)yìn 一ㄣˋ
慭(憖)yìn(一ㄣˋ)
⒈ 宁愿。
⒉ 损伤,残缺。
⒊ 忧愁,伤心。
⒋ 谨慎,恭敬。
汉语大字典
[①][yìn][《廣韻》魚覲切,去震,疑。]亦作“慭1”。亦作“憗1”。
(1)宁肯;愿意。
(2)损伤;残灭。
(3)忧伤。
(4)闲。参见“憖暇”。
(5)戒慎。参见“憖憖”。
(6)喜悦。
(7)连词。且。表示递进关系。[②][xìn][《集韻》香靳切,去焮,曉。]亦作“慭2”。亦作“憗2”。笑貌;笑傲貌。[③][yín][《集韻》魚巾切,平真,疑。]亦作“慭3”。地名用字。
康熙字典
【正字通】俗憖字。
说文解字
問也。謹敬也。从心猌聲。一曰說也。一曰甘也。《春秋傳》曰:“昊天不憖。”又曰:“兩君之士皆未憖。”
問也。謹敬也。从心猌聲。一曰說也。一曰甘也。《春秋傳》曰:“昊天不憖。”又曰:“兩君之士皆未憖。”魚覲切
(憖)肎也。各本作問也。玉篇作閒也。左傳音義引字林閒也。閒者、肎之誤。問者、閒之誤。十月正義引憖、肯從心也。當是引憖、肎也。从心、猌聲。誤以也字倒於從心之下。不成文理耳。今依肎字。小爾雅曰。憖、願也。晉語。伯宗妻曰。憖庇州犁焉。韋注曰。憖、願也。願與肯義略同。用部曰。甯、所願也。丂部曰。寧、願詞也。皆與憖雙聲。謹敬也。李善注思玄賦引字林此訓。玉篇引說文無此。韵會謹作愼。从心。猌聲。魚覲切。十二部。一曰說也。說悅古今字。一曰且也。且各本作甘。今依玉篇訂。十月之交鄭箋云。憖者、心不欲自强之詞。左傳。不憖遺一老。杜注云。憖、且也。五行志應劭注曰。憖、且辭也。小爾雅曰。憖、强也。且也。春秋傳曰。昊天不憖。左氏傳哀十六年文。魯哀誄孔子曰。旻天不弔。不憖遺一老。許檃?其辭。亦東方昌矣之類。又曰。兩軍之士皆未憖。文十二年傳。杜注。憖、缺也。釋文。憖魚覲反。又魚轄反。是則憖與?雙聲叚借。卽方言所謂傷也。而郭注方言云。詩曰不憖遺一老。亦恨傷之言也。似於文理不協
英语翻译
cautious; willing; but
慭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yìn
①<副>愿意;情愿。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曾不~留。”
②<动>损伤;残缺。《左传•文公十二年》:“两君之士皆未~也。”
【慭慭】谨慎小心的样子。
带"慭"字的组词
不慭遗 、天不慭遗 、慭慭 、慭暇 、慭留 、慭置 、慭遗
- 相关文章
-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