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华字典 > 雩字的意思

雩的拼音:  注音:ㄩˊ   异体字:

部首:雨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11画  康熙字典:雩(11画)

简体部首:雨部   部外笔画:3画   总笔画:11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雨 亏”

繁体部首: 雨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汉字五行:水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个性,高贵,温柔之意   字体结构:上下

五笔:FFNB   仓颉:MBMMS   郑码:FVBZ   中文电码:7184   区位码: 8607   四角号码: 10027

统一码:96e9   笔顺编号: 14524444115   笔顺读写:横捺折竖捺捺捺捺横横折   雩的笔顺 一丶フ丨丶丶丶丶一一フ

雩字的笔顺分步演示(一笔一画写汉字)

基本字义

(雩)yú ㄩˊ

    yú(ㄩˊ)

    ⒈  古代为求雨而举行的一种祭祀:雩祭。雩禳(出雨消灾)。

方言集汇

粤语:jyu4
客家话:[海陆丰腔] ri1 [客英字典] ji2 [客语拼音字汇] yi2 [台湾四县腔] ji1 [梅县腔] j2

详细解释

〈动〉

(1) (形声。从雨,亏(于)声。本义:古代为求雨而举行的祭祀) 同本义 [offer sacrifices and pray for rain]

雩,夏祭乐于赤帝,以祈甘雨也。——《说文》

则帅巫而舞雩。——《周礼·司巫》

大雩者何,旱祭也。——《公羊传·桓公五年》。注:“使童男女各八人舞而呼雨,故谓之雩。”

雩而雨,何也?曰,无何也,犹不雩而雨也。——《荀子·天论》

(2) 又如:雩宗(设祭坛祭水旱);雩祭(求雨祭祀);雩敛(向人民征收祈雨祭礼所需的费用);雩坛(求雨的祭坛)

汉语大字典

[①][yú][《廣韻》羽俱切,平虞,云。]
(1)古代为祈雨而举行的祭祀。
(2)兽名。
(3)古地名。春秋宋地。在今河南省睢县境。[②][yù][《集韻》王遇切,去遇,云。]虹。

康熙字典

【唐韻】羽俱切【集韻】【韻會】雲俱切,?音于。【說文】夏祭,樂於赤帝,以祈甘雨也。从雨于聲。【玉篇】請雨祭也。【爾雅·釋訓】舞號雩也。【註】雩之祭,舞者吁嗟而求雨。【禮·月令】仲夏大雩。【註】。雩,吁嗟求雨之祭也。【左傳·桓五年】龍見而雩。【註】遠爲百穀祈膏雨也。【疏】雩之言遠也。遠者豫爲秋收,言意深遠也。 
又雩婁。地名。【左傳·襄二十六年】楚子秦人侵吳及雩婁。【釋文】雩,音于。
又【前漢·地理志】豫章郡雩都,琅邪郡雩叚。 
又【廣韻】况于切【集韻】匈于切,?音訏。【廣韻】雩婁,古縣名。在廬江。【左傳·雩婁釋文】徐邈讀。 
又【集韻】休居切,音虛。【左傳·雩婁釋文】韋昭讀。 
又【集韻】汪胡切,音烏。【左傳·雩婁釋文】或讀一呼反。 
又【集韻】【類篇】?王遇切,音芋。【爾雅·釋天】螮蝀謂之雩。螮蝀,虹也。【註】俗名美人虹。江東呼雩。【釋文】雩,于句切。 【說文】或作?。

说文解字

夏祭,樂于赤帝,以祈甘雨也。从雨于聲。?:或从羽[?]。雩,羽舞也。

(雩)夏祭樂於赤帝以祈甘雨也。公羊傳曰。大雩者何。旱祭也。月令。仲夏之月。大雩帝。用盛樂。乃命百縣。雩祀百辟卿士有益於民者。以祈穀實。注曰雩、吁嗟求雨之祭也。雩帝、謂爲壇南郊之旁。雩五精之帝。配以先帝也。自鞀鞞至柷敔皆作曰盛樂。凡他雩用歌舞而已。春秋傳曰。龍見而雩。雩之正當以四月。按鄭言五精之帝。高誘注時則訓曰。帝、上帝也。許獨云赤帝者、以其爲夏祭而言也。以祈甘雨、故字从雨。以于?而求、故从亏。服䖍曰。雩、遠也。亦於从于得義也。从雨。亏聲。羽俱切。五部。

()雩或从羽。或字如此作。雩舞羽也。說从羽之意。周禮樂師。有羽舞。有皇舞。鄭司農云。羽舞者、析羽。皇舞者、以羽覆冒頭上衣飾翡翠之羽。鼓師云。敎皇舞。帥而舞旱暵之事。按皇舞亦羽舞也。故字或作䍿。而雩或作?。

英语翻译

offer sacrifice for rain

雩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动>祭祀求雨。《荀子•天论》:“~而雨,何也!曰:无何也,犹不~而雨也。”

带"雩"字的组词

咏雩 、夏雩 、大雩 、沂水舞雩 、祷雩 、舞雩 、雩兑 、雩坛 、雩宗 、雩泉 、雩社 、雩祀 、雩祈 、雩祭 、雩禜 、风雩

带"雩"字的成语

沂水舞雩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相关文章
  • 随机内容

您可能感兴趣

雩

雩

雩拼音:yú注音:ㄩˊ异字体:? ? 部首:雨部部外笔画:3画总笔画:11画康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