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㿒的拼音: dǎo 异体字:
疛
部首:疒部 部外笔画: 14画 总笔画:19画 康熙字典:㿒(19画)
简体部首:疒部 部外笔画:14画 总笔画:19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疒 夀(壽)”
繁体部首: 疒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字体结构:左上包围
五笔:UFNF 仓颉:KGNI 郑码:TBJD 中文电码: 四角号码: 00141
统一码:3fd2 笔顺: 丶一ノ丶一一丨一フ一丨一一丨フ一一丨丶
基本字义
(㿒)dǎo
zhou3,chou2
病。
同【疛】。,腹病
心悸
康熙字典
〔古文〕?【廣韻】都皓切【集韻】覩老切,?音倒。病也。
又【廣韻】【集韻】?直祐切,音胄。與疛同。小腹疾也。
又【集韻】陟柳切,音肘。義同。
又【集韻】?留切,音儔。心悸。
说文解字
小腹病。从疒,肘省聲。
小腹病。从疒,肘省聲。陟柳切
(疛)小腹病。小當作心。字之誤也。隷書心或作小。因譌爲小耳。玉篇云。疛、心腹疾也。仍古本也。小雅曰。我心憂傷。惄焉如擣。傳曰。擣、心疾也。釋文。擣本或作㿒。韓詩作疛。義同。按疛其正字。㿒其或體。擣其譌字也。玉篇引呂氏春秋曰。身盡疛腫。今本呂覽作身盡府種。二字皆誤。高誘曰。疛、腹疾也。从
- 相关文章
-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