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䬽的拼音: duì,shuì 异体字:
祱 䭨
部首:飠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15画 康熙字典:䬽(16画)
简体部首:飠部 部外笔画:7画 总笔画:15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食 兑”
繁体部首: 飠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WYVQ 仓颉:OICRU 郑码:OXJR 中文电码: 四角号码: 88712
统一码:4b3d 笔顺: ノ丶丶フ一一フ丶丶ノ丨フ一ノフ
基本字义
(䬽)duì,shuì
dui4
用酒洒在地上进行祭祀
[汤䬽]饼类食品
康熙字典
【廣韻】舒芮切【集韻】【韻會】【正韻】輸芮切,?音稅。【玉篇】小餟也。
又【集韻】儒垂切,音蕤。
又翾規切,音墮。義?同。
又式瑞切,音祱。小祭也。
又【廣韻】郞外切,音酹。門祭。
又【正字通】湯䬽,薄餠,以湯沃之,宜冬食,見晉束皙賦。䬽音兌。或作䭨。
说文解字
小餟也。从食兌聲。
小餟也。从食兌聲。輸芮切
(䬽)小餟也。方言。鑴、餽也。玉篇云。䭨同䬽。廣雅。祱、祭也。祱亦同䬽。从
- 相关文章
-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