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扼的拼音: è 注音:ㄜˋ 异体字:㧖搤搹
部首:扌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7画 康熙字典:扼(8画)
简体部首:扌部 部外笔画:4画 总笔画:7画 造字法:形声:从扌、厄声 可拆字为“扌 厄”
繁体部首: 扌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汉字五行:木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稳重,儒雅,高贵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RDBN 仓颉:QMSU 郑码:DGYY 中文电码:2108 区位码: 2283 四角号码: 51012
统一码:627c 笔顺编号: 1211355 笔顺读写:横竖横横撇折折 扼的笔顺 一丨一一ノフフ
扼字的笔顺分步演示(一笔一画写汉字)
基本字义
(扼)è ㄜˋ
扼è(ㄜˋ)
⒈ 用力掐着,抓住:扼杀。扼腕(用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表示振奋、失意、惋惜等情绪)。力能扼虎。
⒉ 抓要点,简要:扼要。
⒊ 把守,控制:扼制。扼喉拊背(喻控制要害,制敌于死命)。
⒋ 古同“轭”,牛马等拉东西时架在脖子上的器具。
方言集汇
粤语:aa1 aak1 ak1
客家话:[梅县腔] ak7 nak8 nak7 [海陆丰腔] ak7 [客英字典] ak7 [东莞腔] ngak7 [客语拼音字汇] ag5 [台湾四县腔] ak7 [沙头角腔] ak7 [宝安腔] ak7
潮州话:êh4
详细解释
扼
搤 è
〈动〉
(1) (形声。从手,厄声。本义:抓住;掐住)
(2) 同本义 [clutch;grip]
搤,捉也。——《说文》
力扼虎,射命中。——《汉书·李陵传》
搤其喉而不得进。——《后汉书·荀彧传》
不搤其亢。——《汉书·娄敬传》
搤熊罴。——《汉书·扬雄传》
搤,持也。——《广雅·释诂三》
(3) 又如:扼虎(用双手掐住猛虎);扼吭拊背(本指控制咽喉。引申为扼制要冲之意);扼襟(握持衣服的襟领。引申为控制要害,掌握要领);扼臂(手臂)
(4) 扼守;据守 [control;guard]。如:扼险(控制要害);扼据(控制);
(5) 阻碍,堵住 [stop up]
因而搤之可也。——《庄子》。又如:扼昧(暗中加害);扼塞(阻塞);扼隘(堵住要隘);扼吭(气逆于喉)
常用词组
扼喉抚背、扼襟控咽、扼杀、扼守、扼死、扼腕、扼要、扼制
汉语大字典
[①][è][《集韻》乙革切,入麥,影。]亦作“搤1”。亦作“1”。
(1)掐住;握住。
(2)阻塞;拦阻。
(3)据守;控制。
(4)量词。犹束、捆。
(5)通“軛”。
康熙字典
【集韻】【韻會】【正韻】?乙革切。同㧖。【前漢·李陵傳】力扼虎,射命中。
又【正韻】與軛通。【莊子·馬蹄篇】加之以衡扼。本作搹。詳㧖字註。
说文解字
石也。惡也。从石鬲聲。
石也。惡也。从石鬲聲。下革切
(䃒)石地惡也。此與厂部之音義略同。類篇曰:䃒
,石地。管子沙土之次曰五塥。塥疑同䃒。从石。鬲聲。下革切。十六部。
英语翻译
grasp, clutch; choke, strangle
扼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è
①<动>用力掐住。《汉书•李广传》:“力~虎,射命中。”
②<动>把守;据守。《宋史•冯拯传》:“备边之要,不~险以制敌之冲,未易胜也。”
【扼襟】控制要害。周邦彦《汴都赋》:“~控咽,屏藩表里。”
【扼腕】用手握腕,表示情绪激动、振奋或惋惜。《五人墓碑记》:“~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带"扼"字的组词
偏袒扼腕 、卡扼 、扼亢拊背 、扼制 、扼吭 、扼吭夺食 、扼吭拊背 、扼喉 、扼喉抚背 、扼塞 、扼守 、扼捥 、扼据 、扼昧 、扼杀 、扼死 、扼腕 、扼腕兴嗟 、扼腕叹息 、扼腕抵掌 、扼腕长叹 、扼臂 、扼臂啮指 、扼襟控咽 、扼要 、扼险 、扼隘 、抚背扼喉 、抵背扼喉 、拊背扼吭 、拊背扼喉 、控扼 、攘袂扼腕 、攻心扼吭 、瞋目扼腕 、简明扼要 、螳臂扼辙 、衡扼 、要扼 、见扼 、进扼 、遮扼 、镇扼 、闉扼 、阻扼 、险扼 、齮扼
带"扼"字的成语
扼亢拊背 、扼吭夺食 、扼吭拊背 、扼喉抚背 、扼腕兴嗟 、扼腕叹息 、扼腕抵掌 、扼腕长叹 、扼臂啮指 、扼襟控咽 、抚背扼喉 、抵背扼喉 、拊背扼吭 、拊背扼喉 、攻心扼吭 、瞋目扼腕 、简明扼要 、螳臂扼辙
- 相关文章
-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