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䪜的拼音: chàn
部首:韋部 部外笔画: 13画 总笔画:22画 康熙字典:䪜(22画)
简体部首:韋部 部外笔画:13画 总笔画:22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韋 詹”
繁体部首: 韋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NHKY 仓颉:DQNCR 郑码:XJOS 中文电码: 四角号码: 47561
统一码:4a9c 笔顺: フ丨一丨フ一一フ丨ノフ一ノノ丶丶一一一丨フ一
基本字义
(䪜)chàn
chan4
同【襜】。
①同【韂】。②古代朝觐或祭祀时遮蔽在衣服前面的一种服饰
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處占切,音㚲。【玉篇】䪜屛也。【集韻】本作檐。
又【集韻】余廉切,音鹽。衣蔽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昌豔切,音䠨。【廣韻】本作韂。鞍小障泥。
又【集韻】韍也。通作襜幨。
- 相关文章
-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