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㺔的拼音: hài,wèi
部首:犭部 部外笔画: 12画 总笔画:15画 康熙字典:㺔(16画)
简体部首:犭部 部外笔画:12画 总笔画:15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犭 爲”
繁体部首: 犭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QTEO 仓颉:KHBHF 郑码:QMYU 中文电码: 四角号码: 42227
统一码:3e94 笔顺: ノフノノ丶丶ノノフフフ丶丶丶丶
基本字义
(㺔)hài,wèi
[獏㺔]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野兽,似人,手象虎爪,吃人脑。
康熙字典
【集韻】吁爲切,音麾。【神異經】西荒之中有人焉,長短如人,著敗衣,手虎爪,名獏㺔。伺人獨自,欲食人腦。【集韻】獏㺔出舌丈餘。東方朔說。
又【廣韻】呼艾切,音餀。獸名。出音譜。
- 相关文章
-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