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quette(卖弄风情的女子)
1. 词源与词义
Coquette(音标:英 [kɒˈket],美 [koʊˈket])源自法语,原词形为 coquet(字面意为“小公鸡”),由 coq(公鸡)和指小后缀 -et 构成,比喻像公鸡一样昂首阔步、吸引异性的行为。17世纪进入英语后,词形演变为 coquette,并逐渐专指“卖弄风情的女子”24。
中文释义:
-
名词:指喜欢挑逗、调情,以妩媚姿态吸引异性注意的女性,可译作“妖艳女子”“卖弄风情的女人”。
-
动词:表示“卖弄风情”“调情”的行为。
2. 历史演变
-
17世纪时,coquet 可指男女,但18世纪后 coquette 成为女性专属词汇,男性则用 male coquette 表示4。
-
该词最初带有贬义,指轻浮、玩弄感情的女性,但在某些文化中也被视为一种魅力表现1。
3. 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flirt(调情者)、tease(挑逗者)、siren(妖女)
-
反义词:prude(古板的人)、modest(端庄的)
4. 社会与文化影响
-
在女权主义视角下,coquette 行为可能被批评为迎合男性凝视,但也有人认为这是女性自主的表现1。
-
现代用法中,该词可形容一种“俏皮、挑逗”的时尚风格(如 coquette aesthetic)。
5. 例句
-
"She was known as a coquette, always charming men but never committing."
(她以卖弄风情闻名,总是吸引男人却从不认真。) -
"Her coquettish smile made everyone around her fascinated."
(她妩媚的微笑让周围的人都为之着迷。)
6. 衍生词
-
Coquettish(adj.):卖弄风情的
-
Coquetry(n.):媚态、调情
该词在文学、影视中常用于描述具有诱惑性但难以捉摸的女性角色,如《危险关系》中的梅特伊侯爵夫人。
- 相关文章
-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