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半保留复制与半不连续复制,名词解释定义是?
半保留复制 定义:DNA复制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复制过程中,亲代DNA双螺旋结构解开,以每条单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两条与模板链互补的新链。
新合成的每个DNA分子中,都保留了原来亲代DNA分子中的一条链,因此这种复制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 。
举例说明:假如亲代DNA分子的两条链分别标记为A链和B链,在复制过程中,A链作为模板合成一条与之互补的a链,B链作为模板合成一条与之互补的b链。
最终形成两个子代DNA分子,一个是由A链和a链组成,另一个是由B链和b链组成,这就体现了亲代DNA的信息一半被保留在子代DNA分子中。
半不连续复制 定义:DNA复制过程中,由于DNA聚合酶只能催化核苷酸从5′端向3′端方向合成新的DNA链,而DNA分子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所以在复制叉处,一条模板链的方向为3′→ 5′,以此为模板合成的新链能沿着5′→ 3′方向连续合成,这条新链称为前导链;另一条模板链的方向为5′→ 3′,以此为模板合成的新链不能连续合成,而是先合成许多短片段(冈崎片段),然后再由DNA连接酶将这些短片段连接成完整的DNA链,这条新链称为后随链。
这种前导链连续复制而后随链不连续复制的现象称为半不连续复制 。
举例说明:就好像在一条道路上,有两辆“复制车”(DNA聚合酶)同时工作。
一辆“复制车”可以顺畅地沿着一个方向一直行驶(对应前导链的连续合成);而另一辆“复制车”却需要走走停停,一段一段地前进(对应后随链合成冈崎片段),最后再把这些小段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道路”(完整的DNA链)。
- 上一篇:衡水三绝都包括()。
- 下一篇:什么是僭主政治,名词解释定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