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善后大借款,名词解释定义是?
善后大借款是袁世凯政府于1913年4月向英、法、德、俄、日五国银行团举借的一笔巨额债务 。
以下为详细介绍: 借款背景: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但国内局势动荡,袁世凯政府面临财政困境,急需大量资金来维持统治、稳定局势以及进行所谓的“善后”事宜,如遣散军队、偿还旧债等。
借款谈判过程:从1912年初开始,袁世凯政府就与各国银行团进行借款谈判。
期间,列强为获取在华更多权益,对借款附加诸多苛刻条件,双方经过长时间讨价还价。
借款合同签订:1913年4月26日,袁世凯政府代表与英、法、德、俄、日五国银行团在北京签署《中国政府善后借款合同》。
借款金额及用途:借款总额为2500万英镑,按当时汇率折合银元约2.4亿。
这笔款项名义上用于国家建设、偿还旧债、整顿军队等“善后”事务,但实际上大部分被袁世凯政府用于扩充个人势力、镇压革命力量等非正当用途。
借款附带条件:列强通过借款合同,不仅获取高额利息回报,还控制中国多项财政主权。
如规定以中国盐税收入作为担保,并设立由外国人掌控的盐务稽核所,监督中国盐税征收与管理;借款期限长达47年,还款本息合计高达6789.35万英镑 。
借款影响:善后大借款是帝国主义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财政经济命脉、干涉中国内政的重要手段,加剧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同时,袁世凯利用这笔借款扩充北洋军队实力,为其复辟帝制、实行独裁统治提供物质基础,引发国内各界强烈反对,激化社会矛盾。
- 上一篇:交通信号灯包括()
- 下一篇:OCC在酒店所指的是